大学生|智慧家长,从不唠叨孩子—大学生被唠叨没考上研究生而弑母的启示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小学时辅导孩子作业到脑硬;中学时,为陪读,不惜辞掉工作,做孩子的专职保姆;孩子考上大学家长应该满意了吧?答案是否定的,家长还是不满意,他们还有很多希望,希望孩子再考研读博,希望孩子考上公务员,找个好工作……这种对孩子的“无限要求”,终会令孩子不堪重负,要么“毁掉”自己,要么“毁掉”家长!
大学生|智慧家长,从不唠叨孩子—大学生被唠叨没考上研究生而弑母的启示】近日,河北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一宗故意杀案:23岁王某,因被母亲唠叨没考上研究生,将亲生母亲残忍杀害。(1月7日九派新闻)

大学生|智慧家长,从不唠叨孩子—大学生被唠叨没考上研究生而弑母的启示
文章插图
案发前,王某系某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大四学生。2020年放寒假后,他因为疫情没有回学校上学,在家撰写毕业论文,因来来回回总是改,导致心情很是烦躁。
但其母亲却“不识趣”,因毕业找工作的事不断唠叨。
2020年5月13日,母亲因找工作之事,又开始唠叨王某,还埋怨其考研究生时没好好复习,天天玩。
这不是母亲第一次唠叨,王某特别烦,特别生气,就跟母亲吵了几句,然后回自己屋关上门看电影。
次日凌晨2点左右,母亲上厕所回来,发现王某还在玩手机,又唠叨说,这么晚了还玩,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一天天的光知道玩。
听到这些话,王佳乐心里的火突然就炸了,躺在床上心里越想越气,特别恨母亲,就有了杀死母亲的邪念……
凌晨3时许,王某持管钳来到母亲的卧室,朝其头部连续击打数下,致其当场死亡……
1997年出生的王某, 因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家里就其和母亲两个人生活。据王某父亲称,妻子从小对儿子特别宠爱,母子俩关系非常好,平时也没有任何矛盾。那么,是什么让即将大学毕业的王某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呢?
唠叨,其母亲一次又一次的唠叨。

大学生|智慧家长,从不唠叨孩子—大学生被唠叨没考上研究生而弑母的启示
文章插图
什么是唠叨?唠叨就是一个人说话时不断地重复,或围绕一件事、一个道理翻来覆去地说差不多的话。
俗话说,“好话说三遍,鸡狗不喜见。” 再好的话被过度重复,也会引发听者的反感,让听者产生厌恶情绪,甚至与说者对立起来。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超限逆反”。这也就是说,对说话者来说,你想让听者做好一件事或明白一个道理,的确需要“说”,但凡事皆有度,过犹则不及。再好的话,说一遍或是两遍就可以了,说多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想让人“听话”,唠叨不是一个好办法,教育孩子尤其如此。
但现实中,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唠叨”却是众多父母的最重要手段。
“这个错误已经强调多少回了,你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这个道理我已经说过N遍了,你怎么就是不明白呢?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最反感父母是什么时候?最高赞的回答就是“父母的唠叨。”但唠叨教育效果如何?我想,各位家长应该都有切身体会。
被父母唠叨惯了的孩子,一部分耳朵磨起老茧,失去了听力,父母说什么都会充耳不闻,都不会有丝毫反应,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该干嘛干嘛——这样消极反抗的孩子是“好的”。
另一部分逆反心理极强的孩子却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和父母对着干——你越说,我越不听,你要我往东,我却偏往西,你要我打狗,我却偏去骂鸡。
而这个时候,家长可能唠叨得会更起劲:“这孩子,天天唠叨还不听,要是不唠叨,还不反了天?”这就是家长喜好唠叨的逻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