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05后对父母儿时生活知多少——来自西北偏远小镇初中的“微调查”


小时候|05后对父母儿时生活知多少——来自西北偏远小镇初中的“微调查”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编者按
这篇调查 , 来自一所西北偏远学校的初中生 。 虽然调查方法和结果未必完全科学、准确 , 但同龄人视角原汁原味地反映了这个阶段一部分孩子的心声 , 是他们的自我发现 , 特此刊出 。
——————————
习惯了父辈付出的05后 , 更多是在享受来自父母的呵护与照顾:从衣食住行到学习交友 , 处处关心 , 时时关注——尤其是学习 。 而对于父母表现出的“过多”的关心 , 不少05后很不理解;对父母在交流时的口头禅“我们那时候” , 更是有些不耐烦 。
“我们那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带着疑问 , 景泰三中八年级小采访人员团(以下简称“小采访人员团”) , 主要针对13至15岁的七八九年级学生 , 随机发放200份“你对父母小时候生活了解多少”的调查问卷 , 随机调查了部分05后群体以及他们的父母 。 小采访人员团试图回到父辈小时候 , 把“我们那时候”从一句话变成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游戏、一幅幅画面 , 通过“拉近”年龄转而“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 架起两代人的桥梁 , 并对父母多一分理解 。
多数受访学生对父母小时候生活了解有限
根据小采访人员团的微调查问卷 , 对父母小时候的生活 , 7.5%的人是“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 , 12.5%的人是“一般性了解”或“了解很少” , 67.5%的人是“了解其中一部分” , 12.5%的人是“了解比较全面”或“了解较多” 。
从这组统计数据来看 , 大部分受访学生对自己父母小时候生活的了解是局部的、有限的 。 小采访人员团在社会调查中发现 , 缺少交流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
在访谈中 , 一些受访的同学告诉小采访人员团 , 父母很少谈到类似话题 , 他们把更多的关注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 , 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
农田劳动是05后的父母的主要负担
【小时候|05后对父母儿时生活知多少——来自西北偏远小镇初中的“微调查”】在受访的05后的父母中 , 近70%为中小学文化程度 , 其中只有小学学习经历的近10% , 高中、大专学历的还不到20% 。
他们多半来自西北地区的农村 , 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 在他们成长的年代 , 物质生活条件较差 , 家长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解决一家人吃穿上 。
八年级陈启多的妈妈告诉小采访人员团 , 那时因为家里穷 , 没有什么零食 , 连水果都很少吃 。 夏天 , 听见屋外“卖冰棍喽”的吆喝声 , 他们会冲出去 , 用积攒多时的零用钱 , 买上一根5分钱的冰棍 , 开心地吃起来 , 并幸福一整天 。 而那时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天天盼着过年 , 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 , 能吃好吃的——水果糖、花生、瓜子、大豆等 。
尽管当时农村已包产到户 , 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 , 但还是有一部分家庭没有“多余的闲钱”供他们继续上学 。
与现在的孩子相比 , 受访的05后父母告诉小采访人员团 , 在他们的小学、初中阶段 , 作业不多 , 也没什么学习资料 , 大多在学校就完成了 。 他们那时的学习负担不重 , 学生本人对分数的关注度也较低 , 一般没有班级排名 , 学校也没有各种考试成绩的评比 , 家长更是不怎么理会——主要是没时间、没精力 。
当时 , 他们的学习条件也不是很好:学校的桌椅板凳是用了多少年的 , 破旧不堪 。 不少05后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 , 那时 , 他们要用家里的鸡蛋去换8分钱的作业本或2分钱的橡皮擦 。 至于文化课的学习 , 基本谈不上 。 有特别爱好学习或读书的孩子 , 会想方设法找一些书来读 , 但那时书籍都比较单一 , 不像今天这样丰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