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产教融合园”畅通产教融合渠道

在江苏省宜兴市城东南的龙背山麓 , 宜兴中专依山而建 , 一个“产教融合园”由南向北矩形坐落于校园东区 。 2016年 ,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成功申报并立项了国家“十三五”规划“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 , 总投资达8000万元;2018年 , 基于该项目的“产教融合园”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 截至目前 , 园区已成功引入9家合作企业 , 共建一个产业学院 , 打造了“产学研训创”一体化教师工作室近30个 , 面向中小学生开设20多项职业体验项目 。
面对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 宜兴中专努力在“产教融合园”的建设和项目推进上创新 , 在“融”字上下功夫 , 寻找产业与教育两种不同系统形态的结合点 , 形成以职业院校为主体 , 政府引导 , 行业协同 , 企业参与 , 优势互补、多方联动的新型合作化人才培养方式 。
搭建模块化治理框架 , 突破产教相融困境
宜兴中专构建了“产教融合园公司—产教融合园办公室—领导小组”的园区三级管理架构 , 便于校企共管 。 园区按照大型公司模式运行 , 每一项目的启动都设立专项经费;“产教融合园办公室”主要负责园区建设、日常管理、校企合作项目运行协调及产教考核等主要工作;学校各二级学院和企业的内设机构进行对接 , 每项工作由一个领导小组独立管理 。
在管理模式上 , 更注重校企双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 如“中超利永紫砂文化产业学院” , 校企双方达成了园区共管、学院共建、运营共担、师资共培、人才共育、就业共促的运行机制 。
模块化治理框架的搭建和校企双主体管理的运行 , 突破了产教相融的困境:一是校企共同开发项目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 完善了教师队伍 , 打通了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双向融通渠道 , 实现“合作能力不强”的突破;二是校企合作既顾及双方利益 , 也落实了最基本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功能 , 更有企业项目的设计与课程开发、职业体验等深层次的合作模块 , 实现“合作层次不高”的突破;三是入驻园区的企业和学校之间形成契约关系 , 企业的利益需求和学校的育人需求精确匹配 , 实现“产教融合渠道不通畅”的突破 。
构建新型育人模式 , 提高协同育人质量
“陶滋味”电商工作室位于园区G楼 , 是教师工作室建设成果之一 , 也是学生创新创业建设成果之一 。 写有“授电商技能 , 育桃李芬芳”的锦旗端挂在工作室墙面 , 这是宜兴艾普空气系统设备有限公司特意赠予工作室以示谢意的 。
作为一家宜兴本土的环保设备经销商 , 艾普公司一向以向企业推销、跑订货会等传统方式为主要销售模式 。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 特别是疫情发生之后 , 公司原有的销售渠道受到很大冲击 , 急需通过信息化手段转向线上市场 。 明确企业需求 , 依据公司经营特色 , 在工作室教师指导下 , 工作室学生成员姚嘉欢、宗开祺利用暑假时间 , 为公司设计了淘宝店铺 , 成功搭建了网上销售平台 。 2020年9月 , 海南某公司通过淘宝店铺搜索找到艾普公司 , 双方签署了一份价值近百万元的鼓风机订单 , 艾普公司销售模式成功转型 。
教师工作室的成功建设已成为宜兴中专“产教融合园”的典型成果 , 折射了园区在构建集“学赛研培体”为一体的新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上取得创新性突破:“学” , 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 , 通过企业项目来设计教学实施 , 达到项目与教学为一体、产品与作品为一体的目的;“赛” , 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背景 , 以获奖学生为梯队 , 通过项目实践 , 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 一方面鼓励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发挥自身技能优势 , 对外承接更多企业项目;“研” , 教师可根据对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开展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培” , 可以是针对初进学校实践能力不足的年轻教师 , 通过与学生真实项目的实践学习和申报课题的理论学习来加强建设 , 可以是对退伍军人、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等社会人员开展培训 , 以扩大园区受益群体;“体” , 就是中小学职业体验 , 目前宜兴中专已借助“产教融合园”平台 , 不断通过“送教上门”和“校园开放日”两种形式 , 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设了20多项职业体验项目 , 体验人数达6000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