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芬兰驻华参赞谈“双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在课外发展自己

芬兰 , 一个人口500多万的北欧小国 , 却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教育奇迹 。 十多年来 , 在全球各类机构组织的教育评比中 , 芬兰的教育质量长期名列前茅 。
而被看作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榜样的芬兰教育系统中 , 尤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们享有“最短的上课时间、最少的考试和最平等的教学” 。

教育|芬兰驻华参赞谈“双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在课外发展自己
文章图片

在芬兰 , 孩子在学校外面休息
那芬兰教育究竟搭建了一个怎样的体系?其高效的秘诀是什么?又与2021年国内出台的“双减”政策导向是否存在共通之处?近日 , 芬兰驻北京大使馆新闻与文化参赞何天明在RAISE2021教育创新发展大会上谈到了“芬兰的双减” 。
他表示 , “双减”政策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学习有效性 。 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是越多越好 , 更多的学习时间并不一定能转化更多的学习成果 。 而教育应该寻求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 , 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
“芬兰的教育者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 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 ”他说 , “教育者必须公平地对待他们 , 培养好奇心、创造力、责任感 , 让他们享受学习体验 , 并提供一个鼓舞人心的学习环境 。 ”
关注学生幸福感的教育
芬兰 , 一个被称为幸福国度的北欧国家 , 人口仅有550万 , 约是苏州市人口的一半 , 面积则约和内蒙古差不多 , 比新疆小一点 。
芬兰的教育政策立足于“公平” , 让人不会因经济困难而失去自我发展的机会 。 此外 , 芬兰所有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很小 , 且均值相当高 。
很早开始 , 芬兰的教育工作者就相信教育是一件综合全面的事情 , 从出生到成人教育以及终身教育 。
除了课本内容 ,芬兰的教育系统更关注学生的幸福感 。 注意 , 这与学生的快乐并不一样 , 更 强调学生整体上是否感到安全、被尊重、觉得自己学得很好、成为了社会和社区的一部分 。
何天明介绍 , 芬兰的学校并不只在意一个学生的学业表现 , 同时非常重视学生的感受 。 这些特性 , 也导致了芬兰从素质教育到教育优先的演变流程 , 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从教育系统中得到最大的回报 。
芬兰的教育系统基于国家双部门的管理: 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和芬兰国家教育署 。 前者主要负责教育政策、经费和相关行政法规的制定;后者主要负责制定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为学生提供服务以及支持教育国际化等 。
教育在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 。 在芬兰 , 孩子从0~6岁就可以参加儿童教育和照料体系 , 费用也相当适中 。 常见的形式有: 教育护理中心(日托中心)和家庭式日托 。
教育具有共通性 , 每个年龄都有需要发展的技能 。 而在学前阶段 , 这些技能可以通过玩来学习 。 比如 , 通过体育活动 , 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技能、艺术体验和自我表达 。儿童社会化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 , 越小学得越快 。
芬兰的孩子七岁上学 , 六岁便开始接受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幼小衔接年) , 包含了学会系鞋带、了解基本的数字和概念 , 以及如何在学校环境中进行互动和行动 。
到了基础教育阶段 , 教育者则很注重公平地对待学生 , 培养好奇心、创造力、责任感与批判性思维 , 让孩子们享受学习体验 , 并尽力提供一个鼓舞人心的学习环境 。
何天明介绍 ,芬兰教育者会鼓励学生试着理解所做事情的后果 , 认识自己的学习方式 , 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新想法和概念中 , 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信心和自我认知 。 “但除了书本知识之外 , 学校还必须培养学生学习不同技能的意愿 。 我们正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芬兰公民和世界公民 ,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理解文化差异并思考如何学习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