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男老师为什么正在从中小学消失?( 三 )


这些年来中小学教育领域,“新概念”、“新”提法层出不穷,但教学的基本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在课堂教学方面甚至还呈现出某些倒退态势 。假讨论、假探究、假求异充斥课堂教学 。
教师的个性化备课缺乏内驱力,经过几年的中小学教师从业磨练,随着熟练掌握教学及应试流程,往往会逐渐减弱阅读——特别是学术性阅读的欲望,直到丧失阅读习惯和能力 。
由于教学评价的标准化统一化,评价(考试)细化到了每一个小的知识点上,这的确方便了评价操作,但带来的却是僵化和死板,教学中普遍缺乏罗辑的力量,新鲜感、发现感、创造感极差 。职业倦怠感恐怕与这些有着密切关联 。
凡此种种,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善的话,中小学教师职业中的倦怠感和性别比例失调问题还会继续存在 。一旦经济形势得到明显好转,就业难问题得到较大缓解,高校男生恐怕更不愿意做中小学教师 。

中小学|男老师为什么正在从中小学消失?
文章图片

有何办法破解难题?
在这里我想重提高等师范教育的根本性变革问题 。在我看来,这与改变教师在公众中形象、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吸引更多男性优秀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事业息息相关 。
如果说30年前因为经济基础薄弱,高等教育薄弱,中小学教师缺乏,不得不实行实施至今的高等师范教育模式的话,那么在国力日渐强盛、高校林立的今天,的确到了具备大刀阔斧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的时候了 。
取消单一的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师范院校 。
由综合大学举办师范学院,可以并入现有的师范学院 。个别211、985师范大学条件成熟时可转成学术性综合大学 。大多数师范学院可逐步转型为其他类别的高校 。
综合大学内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只招收完成四年本科学习又有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使所谓“师范生”名符其实地完成四年本科专业学习后,在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称教育学院)被录取后,再接受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师范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经过考核达标者可取得从业资格 。
改变由来已久的普遍缺乏思想力量、逻辑力量、质疑精神的千篇一律的考试评价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貌似热闹时则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状况 。
在遵循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依照教学大纲,给足教师个性发展空间,保护并鼓励中小学教师质疑、探究、灵活多元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
制定改革时间表:在此基础上,较大幅度提升中小学教师薪资福利待遇,使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在体制内所有行业里属于较高收入者 。
唯如此,“国考”排队者才能转变为“师考”排队者,而其中一定会有大量的优秀男生 。
【中小学|男老师为什么正在从中小学消失?】(责任编辑:杨卉_NQ497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