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能否遍地开花?重新解锁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读书 | 书稿


“窗边的小豆豆”能否遍地开花?重新解锁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读书 | 书稿
文章插图

《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通向幸福的教育之道》
胡 华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龄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发展,亦强调文化的在场,这一转向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幼儿教师?教师可不可以成为自己的研究者?
本书运用对话与思辨的方式,探讨哲学、哲学观、教育智慧在幼儿教师专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分析了幼儿教师教育哲学观形成的路径与阶段、特点,目的在于突破当下教师专业成长工具化的束缚,从"整全"人的角度新理解与建构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思路。
>>编辑手记
实践成就智慧,生活成就作品
文/夏梦雪 谢少卿
缘起
初识胡华,是因为花草园公众号在2018年推送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介绍了花草园在做的自然教育,并介绍了自然教育的绘本,这与我们的“活用绘本”系列不谋而合,于是我马上写信给胡华老师约稿。不过胡华老师似乎意不在此,此事暂时搁下。之后我几次和幼教界的朋友聊起胡华老师,没想到我喜欢的、敬佩的幼儿教师,早就熟悉胡华老师,是花草园公众号和胡华老师的粉丝,大家一致认为她是现今中国极其有思想的园长。
我赶紧买来她的书阅读,其中《给童年留白》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也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其中既有对她历尽艰辛创办心目中理想幼儿园的那种坦然无惧、勇往直前的佩服,也有对花草园的向往。在这里,老师和孩子们被鼓励做自己,按自己的节奏呼吸,构筑美好的关系。我立即写了一篇读后感,发给了胡华老师,更坚定了向她组稿的决心。胡华老师被我们诚心打动, 发来了她多年来积累的文字,让我们一起考虑还可以做一点什么。
我们与胡华老师在微信畅谈过几次。刚开始,我想在幼师宝公众号发布一些胡华作为园长所思所感的随笔小文,作为专栏连载的素材。这时胡华老师提出来,她对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探究有一些新的思考,也许可以成为新的选题。
2020年初,胡华老师打来电话,她极为兴奋地告诉我,她打算出版一本关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的书,她说她不喜欢循规蹈矩,她喜欢做创新、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她发现,在学前教育领域,基本没有人从理论和哲学角度思考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更多是在技术层面讨论,而幼儿教师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特别的生命体,她们所面对的也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因此如果只是日常的技能培训,无法解决幼儿教师的工作倦怠。胡华老师的话激励着我,我们的宗旨不也是出版那些具有创新、前沿思想的图书吗? 由此,开启了我们编辑《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之路。
创作
创作的方向已经确定了,出版合作迈出了第一步,可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此后,不时传来胡华老师闭关创作的消息。她说:我希望这是一本学理性的书,希望它能为学前教育的理论建构留下有价值的内容。这本书的写作并不容易,既需要从教育学、哲学、脑科学等诸多理论书籍中寻找依据,同时要反观教师的成长实践,进行抽象的提炼和梳理;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可读性。
几个月后,胡华老师发来了初稿,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第一时间仔细阅读了书稿。激动之余,也从读者层面提出了几个概念是否能阐述得清晰一些,并且能否在阐述概念的时候,也能略举一两个案例简要说明,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比如“幼儿教师的两难困境”“教师对话的意义和价值”等。胡华老师认真倾听了我们的意见,对书稿内容做了两次较大的修改,每次修改都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