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教师|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一、考情分析
德育过程的规律这部分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单选、填空)和主观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的形式进行备考 , 一般四大规律的概念、例子及运用 。 由于考查得较为细致和灵活 , 因此需要考生深入剖析这部分的考点 。
二、知识点剖析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1)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 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
例子: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社会公德 , 让学生明白要尊老爱幼 。
(2)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 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 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
例子:学生谩骂他人 , 老师让学生换位思考 , 感受被别人骂的感受 , 从而提高情感 。
(3)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 , 克服困难 , 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 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
例子:对于遇到难题就直接放弃的学生 , 老师在平时值日和学习中训练其意志 。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 道德行为是道德的最终表现 , 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1)要注意全面性
(2)要注意多端性
例子:老师兼顾知情意行四方面培养学生的品德 , 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针对性培养某一方面 。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 , 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中 , 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 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 , 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 , 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 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
例子:组织学生开展捡垃圾的社会实践 , 并开展班会让学生分享感受 , 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 。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
例子:学生不想给低年级学生让座时 , 老师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其发生改变 。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 , 有针对性地逐步发展他们的品德 。 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 ,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 , 善于反复抓 , 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
例子:学生做作业不认真 , 且屡教不改 。 老师依然耐心教导 , 同时教其方法提高效率 。
【技巧提炼】
客观题常从例子入手进行考查 , 要求能熟知典型事例 , 并能举一反三 。
主观题常要求考生辨析相近的例子 , 并解释概念 。
【小试牛刀】
1.【单选题】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将孟子的这一思想运用到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 , 要求教师要格外重视(    )的重要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