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中永远不会结束”为什么是真的?( 三 )


这个实验最初并不是用于讨论“被接受”和“被拒绝”的问题,但的确跟这个主题相关:经常“被接受”的人,自信心比较强,做事情比较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所以写出来的E别人看来是反的;而经常“被拒绝”的人,反而更善于在社交场合察觉到一些隐秘的细节,也更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尽管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自己难受),所以写的E能够用别人的视角 。
这种优势可能在学生时代还不明显,但到了工作场景,往往有关键作用:比如两家公司合作,你这边的领导讲的眉飞色舞,对方公司好像也频频点头,那如果你是个“被接受”类型,你大概会很乐观,认为这个单子肯定没跑了 。
但是,如果你在高中时代有“被拒绝”的枷锁,你也许就能觉察到,在某个地方,对方的反应是迟疑的,是犹豫的,这个关键信息很可能会给本方带来一个改进方向的提示 。
所以这个世界虽然好像不太公平,但没有一种特质是一无是处的,“被接受”的你也许收获了自信和乐观,但也可能滋长你的傲慢,你可能缺少真正的敏锐和洞察力;而从小“被拒绝”,虽然你的生活可能一直不太愉快,但我们可以说,“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
那我们了解了这个知识点有什么用?一方面,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枷锁,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多一分共情力,多一分理解和宽容:下次再遇到有人因为一件小事而反应强烈,不要急着指责他,他有他的苦衷 。
这个原理往大了想,可能在国家这个层面也有相似之处 。
比如我们知道中国在近代史上受尽屈辱,换言之那个时候的中国属于“被拒绝”的角色,以至于今天国家明明强大了,但国人对于国际事务仍然很敏感,很多人喜欢说谁谁谁“辱华”、“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但凡我们冷静下来想,这里面一定有一些属于过度解读,这不就是精神枷锁的效应吗?

高中|“高中永远不会结束”为什么是真的?
文章图片

当然最后,我们仍然要从刚才有些宿命论的表达中往回拉一拉 。
高中的经历,为我们戴上了精神的枷锁,以至于长大后的一切判断和想法,都是毫秒间的反应 。我们根本来不及细想就采取了行动,或者至少选择相信一种解释 。
这的确是枷锁的力量,从生理上说,这是大脑硬件的快速处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高中永远不会结束”,高中的确能影响人的一生 。
但是,这并不等于,人的命运在高中就被决定了:即便那个反应时间只有几毫秒,你仍然有一个选择的自由 。
就算你认为那是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当你知道有枷锁这个东西存在,枷锁也许就到了可以被挣脱的临界点 。
所以最可怕的不是枷锁,是压根不知道有这回事 。

作者:duni
【高中|“高中永远不会结束”为什么是真的?】(责任编辑:石玥_NS391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