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学校教育要福祉孩子,首先要让老师“具身学习”如何成为完整的人 | 头条( 三 )


圣菲学校“轻舞飞扬”“想唱就唱”“静心启迪”等社团 , 教育戏剧 , 花儿话剧 , 形体表达课等俱乐部 , 都在尝试用肢体表达打开教师的觉知 , 唤醒身心 。 每年的艺术节 , 教师话剧社的节目都是孩子们最期待的 , 以身体之 , 以心验之 。 把学生毕业典礼变成一个密室逃脱或剧本杀 , 策划中体现着师生的游戏力;教师运动会的体育项目包括身体构造 , 器械运动 , 跑跳运动 , 游戏运动 , 表现运动等 , 运动改造大脑 , 促进神经元的增生;我们鼓励教师行走 , 因为旅行 , 可以拓展生命的精神长度 。
身体学会的 , 谁也拿不走 。 通过肢体为自己建立一个宽广的生命基础 , 透过引导和探索 , 建立身心的均感状态 。

  • 用身体让自己感觉更好
将身体和心智视作一个整体 , 把“身体参与”置于学习活动的核心位置 , 利用身体、通过身体、彰显身体 , 注重身体的感知、运动、技能、体验、表达和经验 , 进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
2021年诺贝尔奖的首个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 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被授予这一奖项 , 他们发现了人体对感官和环境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中缺失的关键环节 。

福祉|学校教育要福祉孩子,首先要让老师“具身学习”如何成为完整的人 | 头条
文章图片

在炎热的夏天赤脚走过草坪 , 可以感受到太阳的热力、风对皮肤的摩擦等等 。 对温度、触觉和运动的感知至关重要 , 是人们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基础 。
在作家蒋勋笔下 , 吴哥窟的日出是“血色金光 , 朵朵红莲的一堂早课” 。 2018年当我站在吴哥窟面前 , 我的感受是这样子的——身边的文字和野狗 , 吵闹的游客 , 还有凌晨四点起来很困的我 , 平凡的我实在感受不到美感 。 离开吴哥窟 , 来到龙蟠 , 六点过的太阳还藏在厚厚的云层里 , 适合体感的温度 , 整个景点只有我一人 , 席地而坐 , 迎面的风 , 开放的视野 , 还有书里的故事 , 这是我感受到的吴哥美学 。
苏轼在《人生十六乐事》中说:清溪浅水行舟 , 微雨竹窗夜话 。 干净的水 , 缓行的竹筏感受到美 。 很小的雨 , 靠着竹窗 , 和朋友夜话感受到美 。
我们发现 , 对于骨干教师而言 , 缺少的不是教学能力和方法 , 而是工作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 人的工作状态 , 潜能的发挥 , 专业的发展 , 都需要良性的情绪去主导烘托 。
在园艺疗法中 , 通过敲拓染包 , 干花团扇 , 插花的方式悦纳自我 , 做个生活美学家 。 在每次教师专业发展学习中 , 入冬的第一杯奶茶 , “现男友”糖果 , happy time 甜点这些暖心的小妙招 , 带给老师美好的感受 。
美是可以创造条件的 , 用美的力量去爱去生活 。
03
把身体、生活打开 , 生命才能真正打开
教师具身学习方式通常表现为体验性、反思性以及活动性学习 , 是一种交互式学习的复杂思维 , 主张“三个统一” 。
整体性与交互性的统一 。 具身学习是物理、生理和心理过程的耦合循环 , 将心智“嵌入”身体之中 , 身体“嵌入”环境之中 。
情境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
情境意蕴:认知行为是在具体情境、语境和文化的价值中立行为 , 是嵌入环境之中的价值关涉行为 。
文化语境:培训需求、问题创设、现实性教学场景、个体经验、学习风格、教师身体的参与和心智;
学习方式:教师参与式学习培训、小组合作学习、影子研修培训、自主探究学习 。
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在虚实融合环境中 , 丰富的媒体和资源打造拟真化的学习情境 , 立体呈现学习对象 , 使学习者通过多模态感知信息 , 对所学内容的全面理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