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过程性评价和期末测试,最终组成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而过程性评价占比更高。与以往打分的形式不同,本学期总的学业评价结果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呈现。北京小学的评价形式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点赞”。
“如果只用一个成绩评价我们就太绝对了,这样分几次进行,不会有太大压力。”一名六年级学生说,自评和互评等多方面评价还能帮助自己对自我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一步步努力,我可以看见自己的进步。”家长们则表示,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避免一次考试偶然因素带来的影响,更让孩子重视日常学习和积累,“孩子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并且能有时间和空间改变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心。”
花样考试收获别样成长
还有学校通过免考等形式给学生“发福利”,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全面发展。本学期,朝阳区实验小学南校在三至五年级实行了免考制度,34名学生分别获得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免考机会。在学校期末测试时间,这些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新开设的图书角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还可以走进多功能厅欣赏电影。“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鼓励更多学生重视积累,自主学习。”
有学生说,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自由轻松的考试环境,缓解了我们的焦虑情绪,让我们能更高效率地专注试题当中。考试过程中,同学们奋笔疾书,在享受一定自由度的同时又将诚信考试的准则始终放在心间,尽力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无论本次成绩如何,我们已经品尝到了自律带来的胜利果实。
文章插图
专家点评
“双减”考验老师命题能力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双减”强调要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但并不意味着教育系统和学校要降低教学标准。
事实上,“双减”政策的落地,对考试作出新要求,也对老师们的命题能力提出了新挑战。“这次‘乐考’让我们老师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和锻炼。”范腾艳说,期末前,西辛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朱秋庭为各校区推荐了很多优秀的乐考经验,各学科老师也进行了集中的教研,“一次命题让我们老师对课标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说,“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实验二小对标政策要求,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升级——在文本挖掘、教学设计、课堂驾驭之外,学校明确“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第四要素。“我们现在是以教研组的形式对每个单元的命题和作业进行设计,力求更加科学地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业掌握程度。”在作业和命题中收集到的反馈也成为老师们教学的资源,“根据反馈,我们会分类、分层甚至会点对点地帮助学生改进提升。”
“双减”背景下,如何发挥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李明新认为,一方面,教育系统和学校要在理解“双减”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考试的难易程度,在考试评价方式上进行适当调整,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开展过程性的、增值性的学业评价等,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诊断与激励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让家长信赖和放心。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正确理解考试和评价的意义,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家校共同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u060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