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界定的“间岛”地理范围 间岛

岛际(日本定义的“岛际”的地理范围)
关于“岛间”的地理概念,学界认识到,最初由韩国人开垦的中城附近的图们江沙洲,也叫“垦岛”,意思是河中的岛屿或被开垦的岛屿 。后来,随着图们江以北地区的大规模跨界开垦和朝鲜人向鸭绿江以北地区的迁徙,雅、图二河以北地区都被称为“岛际”,但实际上已不再是岛屿,图们江以北地区分别被称为“岛际”或“岛际”,鸭绿江以北地区被称为“岛际” 。学术界研究了日本对“岛屿问题”的挑衅和中日谈判,[1]但日本利用朝鲜分布区对岛屿范围的假设、扩大其范围的企图、与1909年《岛屿协定》的关系、协定中岛屿地图(朝鲜混合区地图)的由来等问题,至今没有梳理清楚 。
本文试图利用中日韩三国的史料,包括日本的外交文书、韩国统一监察厅的文书以及日本外务省外国历史博物馆收集的地图资料等 。,调查该岛名称的由来和日本干预的背景,统一监督厅警察局对该岛假定区域的界定及其扩张活动,中国边境事务办公室的应对措施,以及在签署《岛际协定》时,特别是在划定韩国人共同居住的地区时,日本外务省缩小了“岛际”的范围并分析了其原因,从而厘清“岛际”地理概念的形成与日本的关系,揭示日本利用朝鲜殖民者向图们江以北地区渗透扩张的过程及其岛际概念,特别是在外交部领导下稳步推进的历史过程 。
一、“岛屿”名称的由来及日本参与调查的情况
从清朝开始,韩国人就不允许擅自过鸭绿江、图们江,更不允许在长江以北渡江耕地 。过河就是犯了越界罪,这叫“越界”,要受猫头鹰指示的极刑 。地方官员也被解雇或转移到边境地区 。[2]这种严厉的惩罚措施,当然与清朝维护东北发祥地的政策有关 。依靠严格的禁河政策,两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边境环境 。然而,同治时期,朝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史称“吉梗大灾难”(1869年和1870年) 。朝鲜边民终于突破了200多年的禁河令,从最初开垦图们江中部沙洲,到开垦图们江北部广大地区 。随后,“间岛”这个名字被创造出来,它的范围随着韩国人开拓步伐的扩大而扩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岛”的概念与韩国跨境移民史和中国朝鲜族形成史有关 。日本紧随其后,利用韩国移民进行渗透和扩张 。因此,“岛际”的概念被打上了日本侵略的阴影 。
该岛名称的由来最早是在韩国测量员李崇霞的报告《宜游别山》中发现的(宜游指1885年) 。据记载,1877年(光绪三年),朝鲜中城的边境居民要求在图们江开垦沙洲,得到了朝鲜政府的批准 。[3]这个沙洲面积小,“长十里,宽一里,总面积2000多亩” 。[4]朝鲜边民在岛(图们江沙洲)和中城之间来回耕田,收获时架桥,冬季撤桥,即早耕晚还、春耕秋收 。起初,边民向中城郡守交租,1890年开始向清政府交租 。[5]据估计,他们的耕地逐渐与中国土地相连,所以他们被要求向中方支付租金 。到了1904年,两国边防官员签订的《中韩边境复建宪章》规定“古建岛即广聚峪假河田,向准冲市朝鲜人租借种子,仍按旧方式处理”,[6]即允许朝鲜边民继续耕种中城附近的沙洲地,并向清政府交纳租金 。这里的“假河”,据记载,是指图们江在水中分叉,边民故意在河北岸挖沟,使其成为河中孤岛,目的是模糊其耕地所有权 。问题是,朝鲜边民不仅开垦了图们江沿岸的沙洲,还开垦了横跨图们江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然后他们走遍了这条河,到处开垦,这就是俗称的岛屿” 。甲午战争后,朝鲜摆脱了与清朝长达200多年的宗藩关系,于1897年宣布建立“朝鲜帝国” 。朝鲜帝国政府利用俄国占领整个东北的机会,实行岛际扩张政策 。1902年,李被派遣为“北肯岛视察大使(后改为管理大使)”,试图从俄国手中接管该地区,并将其置于韩国政府管辖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朝鲜文献明确区分了朝鲜人的跨境垦殖区与图们江和江中小岛,称前者为“北肯岛”(实际上已不再是岛),后者为“岛”,即江中小岛被专门称为“岛” 。日本很快发现中朝边界争端没有解决,于是决定利用这个问题,以“保护”朝鲜人为借口进行渗透 。由于“岛”字是韩国人新发明的名称,指的是图们江或鸭绿江以北地区,其地理范围相对模糊,所以日本开始搜集中朝边境和该岛的资料 。但在后来的历史时期,由于韩语中的发音相同,仁岛和隗岛都被称为“犍多”,所以逐渐混淆 。特别是岛这个词有“中间岛”和“中间地”的意思,类似于日本后来强调的岛岛(指图们江以北地区)是一个没有所有者的中立国,所有权未定,不属于中国或韩国的意思,所以被日本广为宣传,最终取代了垦道这个词 。根据1905年11月和1906年3月日本驻朝鲜陆军司令部的调查,岛际主要是指图们江以北朝鲜人分布的地区 。有人认为海兰河(图们江的一条支流)以南是岛际,也有人认为布尔哈通河(图们江的一条支流)以南是岛际 。值得一提的是,驻日日军注意到,朝鲜人在界定岛际时使用了所谓的图们江和斗满江,这意味着图们江和斗满江是两条不同的河流,岛际属于朝鲜 。这里的“图们江”指的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奉天界碑中的“图们江向东” 。认为图们江不是指斗门河(今图们江),而是指与长白山的纪念碑和桩相连的松花江上游 。图26:韩国新地理的北咸镜道换句话说,韩国人认为松花江以南、图们江以北的岛屿属于朝鲜 。关于上述说法,驻朝日军虽然同意海兰河以南或布尔哈通河以南是一个岛屿,但不同意所谓的“图们江=松花江”,指出这只是朝鲜人的一种“独特的牵强附会” 。考虑到中俄两国的领土地位,松花江所有地区不可能都成为朝鲜领土 。张志远制作于1907年,收藏于首尔国立大学张奎馆 。根据驻韩朝鲜军队的调查,当时朝鲜人主要分布在“茅山东与安定城之间的600里区域,一百里区域或几十里长,一个50-60里区域或20-30里宽”,即分布在从茅山到安定城的图们江以北狭长地带,而这个位置恰好是海兰河、布尔哈通河、嘎雅河经过的地方 。然而,针对中国的抗议,韩国政府不敢公开宣称图们江以北地区属于自己 。这可能是因为担心双方在前两次划界谈判中已经就图们江边界达成共识 。因此,当中国要求李撤出时,朝鲜方面派出了一名“保护官”为其非法行为辩护 。1904年,李和他的“私炮队”被清朝的“吉羌军”赶出图们江以北地区,这标志着朝鲜帝国的岛际扩张政策宣告破产 。然后是日本的力量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并通过《第二次日韩条约》将朝鲜变成了“保护国”,这是朝鲜殖民化的前奏 。为了防止一江之隔的图们江以北地区成为朝鲜抗日运动的根据地,牵制俄国,开辟向东三省渗透扩张的新路径,日本将目光转向了这一地区 。后来,日本统一监察厅的警察局正好继承了这一做法 。这是1885年(光绪十一年)抗美援朝勘界使李崇霞亲眼目睹的图们江景象,也是史料中最早见到的岛屿来源名称 。这个被朝鲜族边境人开垦的图们江沙洲,位于今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赵广村附近 。这是该岛名称的最早起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