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是什么意思(闪点和燃点有什么区别)
1.闪点:可燃液体可挥发成蒸汽,跑成空气体 。随着温度的升高,挥发加速 。当挥发性蒸汽和空气体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会产生火花 。这种短暂的燃烧过程称为闪络,发生闪络的最高温度称为闪点 。从火灾的角度来看,液体的闪点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 。
闪点越低,火灾风险越大 。
2.燃点: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可燃物质,如果与空气体一起存在,在一定温度下与火源接触就会燃烧,在火源移开后还会继续燃烧 。这时,可燃物质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也称燃点 。
一般液体的燃点高于闪点,易燃液体的燃点比闪点高1~5℃ 。
3.自燃:正常情况下,一般可燃物质与空气体接触会发生缓慢的氧化过程,但速度很慢,析出的热量很少 。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地想从周围环境中散热,而不能像燃烧一样发光 。如果温度升高或其他条件改变,氧化过程会加快,析出的热量会增加,但如果不能完全消散就会积累,也就是说温度会逐渐升高 。当材料达到自燃温度时,就会自燃,这就是自燃 。物质受热自燃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自燃点,也称为自燃温度 。
【闪点与燃点的区别什么意思 闪点是什么意思】在自燃温度下,可燃物质与空气体接触,无需明火作用即可燃烧 。自然点不是固定值,主要取决于氧化时析出的热量和向外的热传导 。可以看出,同一种可燃物由于氧化条件不同,因素不同,自燃点也不同 。
自燃可分为两种情况 。外部热源引起的自燃称为加热自燃;一些可燃物质由于其内部的生物、物理或化学过程而产生热量,而没有外部热源,这足以使物质在条件合适时自动燃烧,称为自燃 。
自燃和加热自燃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热源不同 。前者是材料本身的热效应,后者是外界加热的结果 。物质的自燃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有些可以在常温下发生,有些可以在低温下发生 。自燃现象表明,这种物质的潜在火灾风险大于其他物质 。正常情况下,能引起自燃的常见物质有植物制品、石油、煤炭等化学物质 。例如,磷和磷化氢是自燃点低的物质 。
推荐阅读
- 选购进口皮沙发须注意
- 全新欧普浴霸 让您享受与众不同的沐浴新体验
- 定做书柜的尺寸
- 详解新房装修步骤
- 卧室梳妆台摆放位置与风水的关系
- 吸油烟机种类对比与挑选技巧 吸油烟机哪种好
- 布艺沙发选购攻略
- 艾草枕头的功效与作用
- 论花与花的布置
- 泪滴痣的位置与命运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