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中心疗法(心理咨询技能——求助者中心疗法)

以帮助者为中心的治疗(心理咨询技巧-以帮助者为中心的治疗)
一、工作程序(一)确定求助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 。
根据罗杰斯的说法,这是帮助求助者成为“功能齐全的人”的过程 。
1.帮助者的自我变得更加开放 。
2.帮助者的自我变得更加和谐 。
3.求助者更信任自己 。
4.寻求帮助的人变得更加适应 。
5.寻求帮助的人愿意让他们的生活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
(二)掌握求助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巧 。
协商是求助者主动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协商是最根本的:它是协商过程的开始,是协商中的主要事件,是协商的结束 。
在以帮助者为中心的治疗中,关系是最基本的 。
以帮助者为中心的治疗基本上是一种面向关系的方法 。
以求助者为中心的治疗促进心理成长的三个条件:
1、在自己的鞋子里促进对技术的理解 。
(1)关注 。
(2)设身处地理解言语交际 。
(3)对非语言交际的理解 。
(4)沉默是沟通过程中的一种理解方式 。
2.坦诚交流的技术
(1)不固定的角色
(2)自发性
(3)无防御反应
(4)一致性
(5)自我沟通
3.表达无条件积极关心(尊重)的技术
(三)把握咨询过程七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
1、求助者对个人经历持刻板和疏远的态度 。
2.开始“动”舞台 。
3.寻求帮助的人可以更顺畅和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客观自我 。
4.求助者可以自由表达个人感受,在表达当前感受时仍有顾虑 。
5.求助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当时的个人感受,接受自己的感受,但还是有些犹豫 。
6.帮助者可以完全接受过去被阻挡和否定的情绪,他的自我和情绪变得和谐,他不再否定、恐惧和抗拒自己的真实感受 。
7.你可以在没有咨询师的情况下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你对自己经历的排斥和扭曲越来越少 。
二、相关知识(一)基本理论
1.以帮助者为中心的治疗的人性观
以帮助者为中心的治疗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把人看作是争取健康发展的人 。
(1)人容易实现自我 。
(2)人自身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根据自身有机体满意度进行评价 。两种价值评估过程:有机体评估过程和价值调节过程 。
(3)人是可以信任的 。
2.自我理论
(1)经验
经验来自现象场,现象场是指一个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世界 。
(2)自我概念
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整体的感知和认知是自我感知和自我评价的统一 。
(3)价值调节
条件过程是指基于他人评价的他人价值内化 。
3.心理障碍的本质与治疗
(1)心理障碍的本质
自我概念和经验的不一致 。
一个适应程度低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是以条件价值为基础的 。
(2)心理治疗的本质
重建自我概念与经验的和谐,或者实现人格重建 。
三、注意事项1.它体现了人文主义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
2.咨询和治疗的主要责任在于求助者,咨询者致力于这种关系 。
3.人文态度是咨询师介入的必备技能;初学者的局限性在于,他们倾向于接受那些没有挑战的求助者,只注重反应和倾听 。
4.人本主义已经融入现代心理治疗,尤其是心理咨询理论 。
【求助者中心疗法(心理咨询技能——求助者中心疗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