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普通高考后的盲人毕业生:技术进步下 就业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三 )


和健全同事一起工作,一开始他也担心公司操作系统的便利度,但是经过培训期和上岗期的测试后,他的工作效率就能提高到和健全同事相当的水平。相比健全人,视障人士工作需要读屏软件,适应的时间必然更长,但是熟悉工作流程以后,工作效率差别不大。
何得逵认为,目前处于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转变的阶段,技术的进步使得盲人可以像健全人一样,流畅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而将来的无障碍优化会做得更好,他们的工作将不再局限于按摩和音乐。健全人可以选择和尝试的工作机会,视障群体一样可以。
关于改善视障者的就业环境,何得逵提了几条建议:首先,视障者自身要提高工作技能和独立出行的能力;其次,企业要更深入地了解视障人士的需求,提高无障碍化水平;最后,国家应当提高融合教育的水平,缩小视障人和健全人的能力差距。
他鼓励残障人士走向社会,寻找多样化的工作机会。未来,他也想尝试更多主流职场的工作岗位。
我只是普通人,做了普通的选择
和何得逵一样,正在等待入职苹果公司的吴潇也是个视障人士,她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同样选择走向主流职场。
此前,吴潇面试过一个深圳的互联网软件公司,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没能通过;还面试了苹果公司的Siri人工智能团队,因为同样的专业原因被拒。但再次面试苹果公司的技术服务顾问岗位时,她成功了。
吴潇说,像苹果这样的技术公司,对残疾人的包容度很高,技术的支撑使得其无障碍系统更完善。在面试时,她的竞争者都是健全人,没有被区别对待,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视力障碍就被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她认为,视障者也是普通人,求职时理应跟普通人一样,把工作能力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
就业|普通高考后的盲人毕业生:技术进步下 就业可以有更多可能性】吴潇认为,视障人士在寻找工作机会时,用人单位的确存在刻板印象,但视障人士自身也应该更勇敢一些。
目前对视障人士的刻板认知存在两类:一类非常凄惨可怜,需要社会关爱;另一类很优秀,常被“身残志坚”、“楷模”等词汇描述。很显然,吴潇和她的同学们属于后者。
但吴潇说,其实她们并不喜欢媒体报道的“神化”描述,看到一些类似“我有眼睛还不如盲人呢”的网络评论,她们很无奈。
大众默认视障人士不能像健全人一样优秀,所以她们的优秀是“意料之外”,是“神话故事”。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视障人士除了眼睛看不见以外,其他方面和健全人的区别并没有想象中大。健全人能做的事,视障者也可以。
所以对于自己勇敢地走向职场,吴潇说,我们只是普通人,做了普通人的选择。
吴潇认为,在就业选择上,以往的视障者倾向于从事按摩工作,考虑得更多的是生计方面,是否能养活自己。而现在的视障者接受了更优质的教育,融合教育的走向必然是融合就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他们可以考虑更多生计以外的选择,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兴趣。
对于视障群体来说,找工作的困难并不来源于工作本身,而是人。“你可以因为能力问题拒绝我,但不能因为视力障碍。”吴潇说,很多用人单位对视障人士的认知还停留在视力带来的限制很大、视障者无法正常工作上。就连她身边的一些朋友也建议自己从事客服工作,认为客服不需要视力,也不用每天跑来跑去。
但她觉得,只要视障人士勇于尝试且拥有相关的能力,就能从事任何一个职业。她相信,只要社会以接纳的态度看待视障人士的就业选择,增强对视障者的了解和技术支持,不限制视障群体的可能性,未来的就业局面就会越来越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