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宸|一位“折翼少年”的生命跋涉
【郑宇宸|一位“折翼少年”的生命跋涉】
文章图片
郑宇宸(右)和父亲在家里展示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8月18日摄) 。
右手肌肉萎缩 , 就练习左手写字 。 走路不协调 , 就积攒力气一次次练习 , 逐步越过人生中的一道道坎 。
被诊断为“脑瘫”后 , 郑宇宸用自己的努力贴上了“励志”的标签 。 他以超出2021年广西理科一本线144分的成绩 , 成就“折翼少年”逆风飞翔的绚烂 。
开学季 , 年底将满20岁的他 , 和同龄人一起迈入大学校园 , 用十多年在学海里重塑的“躯体” , 一步步走向人生新旅程 。 新起点 , 是厦门大学敞开的一扇门 。
在爱的半径里“逆风”成长
儿子出生前 , 每年履行与妻子的旅游约定 , 郑卫的“活动半径”在不断延长 。 儿子出生后 , 郑卫的世界缩小成了以儿子为中心的“小圆圈” 。
2001年11月 , 儿子郑宇宸在福建降生 。 沉浸在喜悦中的家人们 , 没有察觉厄运来临 。 直到7个月大 , 这个容易哭闹和受到惊吓的婴儿 , 被郑卫抱去医院检查 , 才得到脑瘫的诊断 , 原因在于出生时遭遇难产 。
“我抱着孩子 , 蹲在医院门口大哭 。 ”那时郑卫在广西河池市投资砖厂 , 事业刚刚迎来上升期 。
“从我记事开始 , 爸爸就一直陪伴在我身边 。 妈妈当时在福建当小学老师 , 我爸带着我来河池做生意 。 就这样 , 我爸把我拉扯到了三四岁 。 ”郑宇宸回忆道 。
频繁外出给儿子做康复治疗 , 砖厂生意渐渐力不从心 , 最后亏本关停 。 为专心照顾孩子 , 任教14年的妈妈刘平辞掉了教师工作 。 夫妇约定的每年旅游 , 变成带着孩子奔赴各地求医 。
尽管身体存在缺陷 , 郑宇宸仍是刘平心中的珍宝 。 “你最珍贵” , 这4个字出现在郑宇宸小时候与她一起做的手工画作上 , 多年来一直摆放在家中显眼位置 。
“我生来残疾 , 多少有点自卑 。 到了入学年龄 , 我不想上学 , 害怕别人的嘲笑 。 ”郑宇宸在一篇作文中写道 。 爸爸答应他 , 一整天都在学校里陪伴 , 他才勉强同意去上学 。
上课时祈祷着不要被点名回答问题 , 下课时死死抓紧爸爸的衣袖 , 躲在他身后看着同学们嬉笑打闹 。
开学后两三个星期 , 郑卫常常蹲在教室外的花圃旁 。 下课铃响 , 扶墙走出教室的郑宇宸看不到爸爸的身影 , “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
“被哭声吸引而来的老师和同学 , 纷纷问我出了什么事 。 所有人都安慰我 , 说只要一放学爸爸就会来接我 , 还搀扶我回教室 。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以外的人带给我的温暖 。 ”
“我开始尝试着融入集体 , 试着和他人交流 , 不知不觉中 , 我忘了父亲离开时的悲伤 。 到了放学时间 , 爸爸如期而至 。 我并没有质问爸爸为什么突然离开 , 多少也明白了爸爸的用意 。 ”
“老鹰会把长齐羽毛的小鹰驱逐出巢 , 只有离开巢穴的小鹰才能翱翔天际 。 从那天开始 , 又有一只雏鹰扑腾起翅膀 , 又有一个孩子收获了成长 。 ”郑宇宸的心绪随着回忆起伏 。
每到新学校 , 如何上厕所都会成为郑宇宸的难题 。 初中开学没多久 , 发觉自己拉肚子 , 他向班主任借了电话 。 放下电话没几分钟 , 爸爸就出现在教室门口 。
“爸爸的到来 , 有一种英雄突然‘闪现’的感觉 。 ”郑宇宸描述着当时的情景 。 从那时起 , 爸爸在同学间有了“闪电侠”的外号 。
彼时 , 郑卫已转让乡下的砖厂 , 一家人搬到孩子初中附近 。 他骑着一辆电动车 , 每日围着学校转 。 “那天我心里有感应会出点什么事 , 儿子打电话来时 , 我刚好在校门口 。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