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寝|“东北小清华”霸道查寝背后:职校学生是咋上学的( 五 )


在杜连森代课的那个班级,班上29名学生毕业后在工厂一线工作的只有5个人,占比20%,其余同学加入了餐饮服务、快递外卖、中介、汽车销售等行业 。全年级工程类毕业生两三百人,毕业后在工厂工作也大抵是这一比例 。
多位龙职院老师说,国家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一线的技术工人,像设计、研发等更需要脑力和智识的岗位都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 。而职业院校学生不愿再从事制造业,也引发着制造业空心化的讨论 。
杜连森认为,从长远来看,国家产业链要逐步向高端转移,这样一部分工人就可以从事部分高技能工作岗位,使他们有盼头,能在制造业扎下根来 。但即便产业升级,对于中国这样大的国家,短时间内全部过渡到高端制造业也不大可能 。未来还会有部分低技能的岗位,国家要有一些保护措施,做好对这部分人群收入的保障 。与此同时另一个趋势是,随着机器换人,部分劳动力会从制造业外溢到服务业领域,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不可避免,致力于制造业的人会越来越少 。总的来说,就当下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言,产业升级也会倒逼职教领域的教育改革 。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久负盛名 。王晓典去年到德国考察,他发现,与中国的职业教育是由教育部门主导不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行业协会制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分发给企业和学校 。企业和学校再分别定具体培养计划 。学生在培养全周期,每周会有一定时间在学校学习,剩下的时间到企业实习 。毕业时,教育部门会组织学生的结业考试,同时学生还要参加行业协会的考试,拿到从业技能的合格证 。在人才供给紧张的大背景下,德国中小企业主对实习的学徒都很好,给其丰厚的待遇,会尽心教授其技能,为的是将人才留下来 。在德国和日本,还有着工匠精神的传承 。在中国,想要焕发起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应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
和震认为,要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质量,除了提高职教的内部质量,还要拓宽、修通一线劳动者职业上升通道 。“中国的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是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这说明很多蓝领工人无法上升到高技能的技术等级,没有被社会认可 。”发达国家蓝领、白领工资差距基本上都很小,而国内管理层和一线劳动力比起来,工资相差太大 。
杜连森在一篇论文中提到,当产业工人阶层地位较高时,职业教育就会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选择,能留住社会的优势阶层,反之会成为社会弱势阶层的无奈选择 。职业教育应超越“生存教育”的逻辑,走向“发展教育”,促进社会弱势阶层成为中产阶层的一部分 。
(张立、刘洋、李妍、孙莉为化名,实习生田然对本文亦有贡献)
【查寝|“东北小清华”霸道查寝背后:职校学生是咋上学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