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从“你听我的”到“共同探索”
学科教师正在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 为学生那句“我明白了”而尽全力搭建认知框架、设计表达形式 , 努力探索“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 相比之下 , 班主任的工作则或多或少被忽视了 , 班级工作如何从“你听我的”走向“共同探索”?本期刊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高洁的第三篇文章——
——————————————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 , 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在工作性质上具有同质性 , 且这种同质性并非来源于教学内容 , 而在于专业性的异曲同工 。 由此可见 , 如何成为一名好班主任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同样的问题 。
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存在理念脱节
在评价学科教学时 , 我们会批判教师的错误教育理念与授课方式 。 教师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 我们会说这种教育非但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 也不能培养学生应有的素养 。 新课程改革以来 , 我们全力研究教育教学的本质 , 引导教师努力扭转应试教育的认知与教学方法 。 学科教师正在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 为学生那句“我明白了”而尽全力搭建认知框架、设计表达形式 , 努力探索“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 相比之下 , 班主任的工作则或多或少被忽视了 。
班级生活中 , 面对学生的种种问题 , 我们会听到班主任说“不能这样做 , 这样做不对”“大家都不这样 , 所以你也不能这样”以及“再做某某事就扣你分”之类的语言 , 包括班规制定、班委选举、座位排列等教育实践 , 我们也遵循“别人怎么处理 , 我也怎么处理”“与成绩无关的不必认真”之类的诉诸经验、利益、成绩与他者等因素的教育逻辑 。 班主任并不认为这些是宝贵的教育契机 , 依然采用应试教育的理念进行班级管理 , 重视说教甚于重视分析与建设 。
当学科教学已经有了素质教育的氛围 , 学生却在知识学习外、班级生活中再次成为被动的受教者 , 且一些班主任的说教实质上是不良情绪的发泄或居高临下的命令 , 而非说理、更非育人 。 即使班主任有着满满的关爱 , 但这种关爱也在责备、训斥与否定的言语中变了味 。 随性的说教只会削弱、损坏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活力 , 阻碍学生的心智成长 。
之所以班主任工作的理念与教学的理念相脱节 , 一方面是因为班主任工作偏向于“事务性” , 而非“教育性”;另一方面 , 是因为班主任缺乏教育能力与理论储备 , 无法像对待学科知识一样对待班主任的教育内容 , 将这个领域视为一个“名词”而非一个“动词” , 将问题解决等同于“你听我的”而非“共同探索” 。
有些班主任虽有学识 , 但无法将专业性展现在具体问题上 , 没有形成以思想和判断为支撑的专业品质与实践策略 。 总而言之 , 日常生活中 , 班主任期待被告知“怎么办” , 想得到各种能够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绝招 , 不仅没有像对待知识那样对待发生于课堂中的诸多“事情” , 没有思考这些事情到底“是什么” , 更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其实与“知识点”一样也是教育的内容 , 需要清晰解读、言说并设计 , 甚至也需要班主任集体备课、撰写教案 。
从发生学底层逻辑思考班级管理之策
不过 ,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专业、智慧的班主任 , 他们探寻某一主题的发生学底层逻辑 , 深入不同观点的推演逻辑 , 找寻正确的处理方式 。
在一次以“班规制定”为核心词的交流中 , 我与现场的班主任分享了从发生学视角看待班级生活的各种问题 。 当时 , 班主任A自告奋勇地讲解了他对于班规的思考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