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从“你听我的”到“共同探索”( 二 )


他认为班规就是班级中的规则 , 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相处之道 。 社会规则的制定是人类社会形成后 , 人们由私人属性转向公共属性的必经过程 。
听得此言 , 我接着说 , “是的 。 所以班规的制定就是社会规则制定的一个缩影 , 只不过班级小一点 , 人数少一点 , 但本质是一样的 , 制定班规、遵守班规是学生从个体走向公民的必然要求” 。
班主任A继续说 , “所以班规的制定并非可有可无 , 也不是走形式 。 相比于班规本身 , 学生充分参与班规制定的过程 , 厘清班规到底是什么 , 为什么要制定班规 , 为什么班规应成为学生的行动准则等基础性问题更为关键” 。
对话就这样一来一往地展开 。 我继续追问:“班规到底应由教师制定还是应由学生制定?班规一旦制定好是否可以修改?哪些内容可以放在班规中 , 哪些内容不能放在班规中?”
班主任B表示 , 肯定不能由教师自己制定 , 规则是为了维护班级秩序 , 只有每个人都认同这一规则 , 才能遵守规则 , 争端才会最少发生 。 而认同的最好方式即参与规则的制定 , 将自己与班规的关系从被动服从变为主动制定 。 制定班规的过程中 , 学生可以充分思考现有问题 , 通过假设、共情、判断等思想路径 , 将自己的主体意志投射到规则中 , 创设解决方案与标准 。 这样的班规是学生意愿的体现 , 他们更愿意遵守 。
班主任C也说 , 正是这个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老师、与其他同学都有制定班规的权利 。 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产生了自尊 , 也因为彼此皆有的权利与平等关系而尊重对方 。
观点表达体现认知深度
这一场讨论让班主任理解了自己日常工作内容与人类社会、与真实生活的关系 , 也让班主任理解了“制度”“权利”“自治”“尊严”等诸多概念 , 并将这些概念“是什么”“应怎么做”加以把握 , 提升学生在公共场域中自觉思考与决策并由此行动的智识水准 , 实现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状态 。
任何事情均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 , 我们要按照它“是什么”的规律进行探索 , 班主任所面临的每个问题皆是如此 。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自己要“正确理解”“全局理解”事件的本质 , 更需要帮助学生搭建整个生活世界的认知体系 , 通过深刻理解、导向行动、反复验证与认同内化 , 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模式 , 在以后的生活中便会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模式处理问题 。
【逻辑|从“你听我的”到“共同探索”】(高洁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 教育学博士 , 首师大德育研究院秘书长 ,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09月22日第11版
作者:高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