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干|半月谈丨一人担多职,精力三七开:校园心理健康教师为何不能“专职专干”?( 二 )


西部某中学心理教师说,参加工作10年以来,其自费花了约5万元用于专业技能培训。“一共参加了5次,培训内容包括危机干预和沙盘游戏技术等。”
此外,心理教师在评职称方面往往也处于劣势,缺少成长机会。教育部曾多次发文,规定心理教师应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然而,多位心理教师告诉半月谈采访人员,同主科老师和班主任相比,心理教师评职称的难度大了不少,相关规定“基本没能实现”。
“学校在评职称时更倾向于主科老师和班主任,但又不允许心理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领导解释说,心理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全校学生,担任班主任会影响精力分配。但心理教师又被安排从事额外的行政类工作,可见这并非关键原因。”一名心理教师说。
提高重视程度,建设优质队伍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担当。建设一支有专业理论基础、实务操作能力和遵循职业伦理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学生接受基本心理问题指导的前提。
贵州省铜仁学院学生处教师夏冰月等建议,相关单位应为心理教师提供更多参加有效培训的机会。个案咨询、危机干预和临床评估等方面的技能,都应被一线心理教师熟练掌握。同时,推动心理教师“专职专干”,让心理教师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
“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锦上添花的工作,对其重视度不够。”受访对象表示,心理教师的工作很重要,但工作成果很难被认同。而且,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缺少第三方督导,心理教师做完个案辅导后,自己不知道效果如何,亦不懂如何改进业务,一旦学生“出了意外”,自己甚至还要“背锅”。应尽快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制,有效考评心理教师工作。
专干|半月谈丨一人担多职,精力三七开:校园心理健康教师为何不能“专职专干”?】(刊于《半月谈》2021年第17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