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高质量课后服务应处理好四对关系( 二 )


第二 , 要正确处理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与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关系 。 学校教师是课后服务的主力军 , 也是课后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 课后服务延长了学生在校时间 , 增加了学校教师的工作量 , 加大了学生指导和管理难度 , 对学校育人方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 做好课后服务 , 既要动员引导党员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志愿参与课后服务 , 又要依法保障教师权益 , 保障教师必要的休息时间 , 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 。 同时 , 要尊重市场价格规律 , 完善课后服务补助政策 , 让志愿参与的教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 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也应向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倾斜 。
第三 , 要正确处理课后服务与学科教学的关系 。 客观上说 , 课后服务容易混淆拓展学习空间与超前超标培训、补习答疑与学科培训的界限 , 处理不当有可能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 需要区分课后服务与学科教学、课堂教学的不同性质 , 课后服务强调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参加 , 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 , 其目的、内容、形式、场地、人员等均与学科教学、课堂教学明显不同 。 就服务内容而言 , 可以是托管看护、作业辅导、课外阅读、补习答疑、集体游戏、体育锻炼、特长发展、文艺活动、手工制作、劳动实践、综合实践、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 。 就服务场地而言 , 可以是校内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场馆、运动场馆、计算机教室 , 也可以是校外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红色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高科技企业等场所 。 各校应将课后服务作为素质教育的试验田、训练营、展示厅、孵化器、创新场 , 探索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等新育人方式 , 提升中小学生人文、艺术和科学素养 ,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创新能力 。
第四 , 要正确处理成本分担与财政补贴的关系 。 课后服务不可能完全由政府财政全额保障 , 课后服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基本服务和拓展服务 。 正常下班时间结束的托管看护、作业辅导、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普惠性服务大体可以归为基本服务 , 应该以政府财政经费保障为主;正常下班时间结束的特长发展、拓展延伸、文艺表演、兴趣小组等 , 以及延时托管、暑期托管等个性化服务大致属于拓展服务 , 可以采用成本分担保障机制 。 各校应量力而为、因地制宜 , 不盲目追求奢华、排场或浪费 , 农村学校不一定都要像城市学校一样组建学生交响乐团 。 成本分担保障机制应该坚持非营利和成本补偿原则 , 由地方教育部门与有关主管部门协商制定服务费收费标准 , 通过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 , 规避学校违规收费、乱收费 。
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求 , 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暑期托管等是中小学高质量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 也是学校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 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各种细节问题 , 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 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
(作者单位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29日第5版
【服务|高质量课后服务应处理好四对关系】作者:张家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