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喧嚣的课外读物市场能否让青少年静心阅读


阅读|喧嚣的课外读物市场能否让青少年静心阅读文章插图
光明图片
阅读|喧嚣的课外读物市场能否让青少年静心阅读文章插图
光明图片
阅读|喧嚣的课外读物市场能否让青少年静心阅读文章插图
光明图片
一位6岁的学龄儿童 , 课余阅读会阅读哪些书籍?北京市东城区6岁男孩小马的妈妈提供了这样一份书单 。 书单中 , 有《牡丹亭》《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彩绘本 , 还有《鲁迅经典童年绘本》《优美的现代诗》等文学启蒙读物 , 更有《了不起的情绪力》《宝贝人际交往》等性格养成类读物 。 小马自己喜欢的书则是《一年级的小豆豆》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阅读”是学龄儿童家庭非常重视的教育方式 。 尤其是随着资料阅读在各科考试中占比的增大 , 课余读书更成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 。
然而在孩子亲近书本的过程中 , 家长们也有不少困惑 。 上海市杨浦区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向采访人员反映 , 自己的女儿在阅读童话《小猪唏哩呼噜》时看到这样的描写:“猪妈妈生了12个孩子 , 11个都是女孩 , 等到第12个 , 才盼到一个男孩子 。 猪爸爸高兴地大叫‘哇!男孩子’!并把他高高举过头顶 , 大喊‘这才是我的好宝贝’ 。 ”而这唯一的男孩也是本书的主角 , 名叫“唏哩呼噜” 。 这位家长迷惑地说:“在形容女孩时 , 这本书运用了不少外貌描写‘一个女孩子家 , 脖子又细又长 , 还长着那么大一条尾巴……丑死了’!男孩怎么样都是宝贝 , 女孩外貌有些瑕疵就动辄‘丑死了’ , 这不是重男轻女吗?”
北京市朝阳区小学二年级男孩小于的家长也有不少困惑 , 在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胡小闹日记》中 , 以胡小闹为首的孩子们 , 和家长发生分歧的时候 , 采取的方式不是对话交流 , 而是集体不回家甚至绝食抗议 。 “孩子和家长、老师之间发生矛盾 , 为什么不能好好解决 , 要用极端的方式刻画呢?”
这些阅读中的困惑如何化解?亲近阅读的过程中如何选好书、读好书?采访人员展开了调查 。
1.国学和英语类图书最易“踩雷”
实际上 , 不仅是中文图书 , 一些英语启蒙绘本也或多或少令家长困惑 。 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李妍告诉采访人员 , 她跟随一个讲解儿童阅读的公众号购买了英语启蒙绘本“RAZ” , 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 , 书中有“我好喜欢罂粟花”的描写 , 她感到“不可思议” , 随即将这套书收了起来 。
除了对书本内容、观念的不认可 , 不少家长 , 尤其是学龄儿童家长反映 , 在阅读中 , 他们感到最大的困惑是“迷茫” 。
孩子刚开蒙 , 对很多知识都充满兴趣 , 是学习的“黄金期” 。 这时 , 应该学情绪管理、学国学经典、学英语入门还是统统都学?一些家长会依据上学的需要 , 为孩子添置图书 , 比如语文课可能接触到的诗词文章、数学课可能接触到的数字运算等 。 更多的家长通过一些育儿博主、阅读公众号的推荐购置图书 。 前文中小马的妈妈就是通过育儿博主“艾酱妈妈”开出的中文启蒙书单为孩子购置的图书 。
采访人员采访了负责童书推荐的从业者顾明(化名)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就是“利用家长的困惑”推荐书籍 。 “目前来看 , 这个市场是很大的 。 家长们比较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 从众心理明显 。 比如一些名人通过‘名人效应’用自身经历或培养孩子的经验做包装 , 打上‘大语文’‘阅读课’等标签 , 推出公众号的文章 , 再利用流量团队在线下发展‘微信粉丝群’推销图书 。 一些所谓‘头部阅读公号’比如‘×叔讲故事’等往往收入不菲 。 他们推荐的书有一些很不错 , 但也有一些是隐性广告 , 质量就难以保证了 。 同时 , 这些公众号背后还有‘报培训班’+推销教辅图书等一系列营销手段 , 一些大的‘鸡娃群’都和他们有合作 , 增加教育焦虑 。 ”顾明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