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探路者”丁志华:推动一场职业教育的“破局”实践( 三 )


丁志华是一个勤奋又善于思考总结的人 。 近几年来 , 他先后获得省、市社科成果奖 , 发表理论文章20篇以上 , 主持完成10项省级以上课题 , 5篇对策报告在国家级、省级智库刊发 , 获省级以上领导批示 。
他还逐渐意识到 , 学院的系统性探索可以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借鉴 。 于是他将近年来所闻、所感、所写都收录到专著《校地合作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 专著一经出版 , 便引起了巨大反响 。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国建材网等十几家媒体纷纷关注并报道 , “学习强国”平台多次推介 , 秦皇岛市政府还专门召开研讨会推进相关工作 。
在书中 , 丁志华表达了这样的希望:希望纸面上的文字真正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 , 共同谱写校地合作新乐章 。
新局: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目前 ,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 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 , 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 。
新阶段呼唤新理念 。 今年以来 ,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高涨 , 职业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十四五”规划强调 , 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 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 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 , 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
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则强调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提升地位、打破桎梏是职业教育院校的共同迫切;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 , 职业教育迈向疾速发展的新阶段 。
新征程再出发 。 丁志华和他所在的建材学院 , 与时代同步演奏着创新发展的进行曲 , 在校地合作的改革路径上继续发力 。
根据规划 , “十四五”期间 , 建材学院将坚持“扎根港城、融入港城、服务港城”的发展理念 , 继续把开展校地合作摆在学院服务社会的优先位置 , 把学院职业教育的人才、科技、智力优势转化为城市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创新动能 ,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和融合发展 , 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跨越提升 , 强力赋能秦皇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新的规划有了更高的站位 。 历史的传承造就了今天的秦皇岛 , 如今的繁荣需要从上至下的共同努力 。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 需要更多技术人才的涌现 。
事实上 , 过去五年来 , 围绕秦皇岛市“四大两特”产业发展布局 , 建材学院已调整专业20个 , 其中新增专业12个 , 停招专业8个 , 使全部41个专业都和秦皇岛经济发展相契合 。
站在新的起点上 , 建材学院将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和需求 , 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 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 , 努力构建与区域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体系 。 未来五年 , 学院将着力打造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BIM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物流管理、休闲体育、艺术设计等高水平专业群 , 提高专业和产业的匹配度 , 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 培养秦皇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乃至大国工匠 。
【职业|“探路者”丁志华:推动一场职业教育的“破局”实践】星垂平野阔 , 月涌大江流 。 建设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 是全面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 。 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 让每个人都有发光的机会 。 新时代下 , 一条通往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之路的大门正在打开 , 通向“大国智造”的路途将更加平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