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出身最豪的“国字头”大学,到底能走多远?


大学|出身最豪的“国字头”大学,到底能走多远?文章插图
文/ 俞杨
科学院办大学 , “豪华”的背景恐怕无出其右 。
日前 , 支持河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 , 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大学的消息引发关注 。 不久前 , 筹备中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经过多轮博弈 , 最终落子苏州 。
【大学|出身最豪的“国字头”大学,到底能走多远?】继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后 , 我国或将迎来第三、第四所科学院大学 。
与此同时 , 近几年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合署改革也已有多例 , 不少牛校声名在外 , 背后其实都有科学院的身影 。
如今 , 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堪比清北 , “科学院系”大学日渐浮出水面 。
珠玉在前
据保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地方新闻门户网站消息 , 日前保定市召开教育创新发展大会 , 会上指出 , 将支持河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 , 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大学 。
至此 , 在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有望冲击“双一流”外 , “高教洼地”河北或将再添一员“猛将” 。
以科学院办大学的方式 , 并不鲜见 , 今年4月22日 , 苏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合作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
如果细分中国大学的类型 , “科学院系”大学可以说是一支劲旅 , 已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珠玉在前 。 如今 , 国科大堪比清北 。
国科大即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简称 , 1977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恢复研究生招生 , 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 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 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 。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科学院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前苏联模式而建立起的国家最高层次科学研究机构 , 长期以来各路大师、顶尖人才辈出 。 但也不可否认 , 随着国家教育、科技体制机制从前苏联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变 , 国家对清北等高校的投入不断加大 , 尤其受大学排名效应的影响 , 社会对清北等高校的关注要远大于中科院系统各机构 。
然而 , 高校为了追求大学排名的提高 , 而把发表论文作为绩效目标的科研模式 , 其产生的“泡沫”和其他各种严重后果已越来越凸显 。
近年来 , 中科院系统直接面向国家经济、科技建设的“主战场” , 开展基础科研以及解决现实高科技问题的科研体制机制得到社会认可 , 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研一体、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高端精英科技人才的办学目标中得以体现 。
樊秀娣指出 , 因此与其他高校类型相比 , 科学院办大学的主要优势在其办学资源 , 具体来说就是师资力量和科研职称 。 相关教师更有实践经验 , 能够提供给学生真实问题 , 同时又能在实际科研环境中开展教学和科研 , 这也从根本上成就了学校科教融合的创新型大学的办学定位 。
截至2020年8月 , 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090名 , 其中两院院士176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257人 , 其中博士生导师6786人 , 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 。
另一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 通过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 及国内外知名教授、国家长江学者等 , 来组建一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
科学院身影
科学院系大学能成为一支类型高校 , 翻翻不少高校的背景就知道 , 其身后都有科学院的影子 。
继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子苏州后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又前往苏州发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声名在外 , 从名字上就可看出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