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国故事|文津小学:从“阅读”走向“悦读”,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

菰蒲无边水茫茫 , 荷花夜开风露香 。 文人笔下韵味悠长的杭州 , 沿拱墅区月亮路前行 , 可闻书声琅琅 , 细嗅纸墨含香 , 路侧便是杭州市文津小学 。
文津小学由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引领 , 创办于2013年 , 占地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 。 8年来 , 文津小学在继承卖小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 根据学生和教师发展实际 , 不断探索 , 开辟出一条具有文津特色的发展道路 , 即“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 。
孩子|中国故事|文津小学:从“阅读”走向“悦读”,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文章插图
能质疑、擅表达、会合作 建成一个完整的课堂
“最后一颗豌豆有什么愿望?”“为什么小女孩见到豌豆花病就好了?”孩子们带着许多“小问号”凑到一起聚精会神地讨论着 , 这是由沈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 , 孩子们正在讨论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
“有个词叫‘能说会道’ , 现在不少孩子越长大越不爱在课堂上发言 , 而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学会沟通 。 ”唐海琴校长这样说道 。
在文津小学的课堂上 , 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提问、回答的场景 。 这种“能质疑、擅表达、会合作”的课堂文化影响着孩子们 , 文津课堂也由传统的“老师教 , 学生听”变成如今师生共同参与打造出的“合作课堂” 。 唐校长表示 , 希望每一个孩子在小组合作中展开提问策略的学习 , 在阅读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唐校长指出 , 合作只是一种形式 , 而她更注重的是合作的本质 。 什么才是合作的本质?她认为 , 孩子们学会遇到难题时主动寻找帮助 , 并且能顺利和同伴沟通解决问题 , 这才是合作的本质 。
孩子|中国故事|文津小学:从“阅读”走向“悦读”,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文章插图
孩子们正在上课
进入文津小学的课堂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节只有35分钟 , 区别于传统的40分钟课堂 , 那么每节课省下来的5分钟去了哪里?
副校长张萍说 , 省下来的5分钟 , 学校为孩子们安排了“大阅读课程” , 这也是构建完整教育的一部分 , “大阅读课程”的建设是希望学生们有一个完整的阅读经历 。
从“阅读”走向“悦读” “大阅读”课程引领文津风尚
当今时代获取知识的方式非常多样 , “阅读”二字的内涵也比从前要广泛许多——“阅读”不再仅仅是读一本书 , 看一场电影 , 欣赏一场音乐会 , 参观一座博物馆、一场画展等 , 都属于“阅读”这一概念的延伸 。 张萍副校长说 , “大阅读课程”本质上是增加孩子们对于世界的理解 , 在理解的基础上 , 产生对世界的独特思考 。
她介绍道 , “大阅读课程”以学年为单位 , 涵盖所有学科 , 不仅有完整的阅读内容 , 教学团队还设计了完整的阅读形式——每个月都会制订不同的学科主题 , 并在相应时间里完成相关阅读任务 。 例如 , 涉及加减法的数学阅读书目《汪汪的生日派对》、涉及光谱的科学阅读书目《神秘莫测的光》、涉及葫芦丝乐曲的音乐阅读书目《竹林深处》等 , 而从常规课堂余下来的时间 , 就成了周一到周四每天中午25分钟的大阅读时间 。
孩子|中国故事|文津小学:从“阅读”走向“悦读”,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文章插图
为了让大阅读活动顺利落实 , 在每一个主题学习结束之后 , 学校还设计了学生展示环节 。 展示的形式也很多样 , 有的孩子站到台上展示自己的读书报告 , 举手投足自信满满 , 像是一个“小小演讲家”;也有的孩子以小组为单位 , 跟自己的朋友伙伴来一场与阅读书目相关的戏剧表演……
展示的成果会被投递到“文津之声”投稿箱 , 后续由老师们对投稿内容进行二次加工 , 并将展示成果发往不同的平台 。 如此一来 , 孩子们就可以在公众号上、网页上看到自己的作品 , 成就感满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