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于匮乏的教育带来奋斗动力,也带来如影随形的敌对情绪
北京师范大学学者安超认为 , 中产趣味的育儿方式看似炒得很热 , 但不能代表中国当下的现实 。她的新作通过对自己家族教育家谱的回溯 , 提供了新的观察和新的回答 。《拉扯大的孩子》以深描的方式 , 呈现了乡土社会中一个平民家族100年间的养育史 , 解释了一代代乡村子弟是如何完成阶层流动和文化超越的 。
第一财经:前一阵 , 一位衡水中学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引发了很大争议 。原因是 , 这个17岁男孩在演讲中说了一句:“我就算是一头土猪 , 也要立志拱了大城市的白菜 。”看了这个视频 , 你的感受是什么?
安超:这个视频我也看了 , 第一感觉是可惜 。很多现代人都有一种“人定胜天”“一往无前”的观念 , 这是一个与现代性相伴而来的价值观 。但人和物不同 , 人还是要时不时往回看 , 要回归人性 。他最可惜的地方就在于 , 这是一个有强大的突破现状动力的孩子 , 但缺乏一种对自己和世界的敬畏心 。他把自己说成“土猪” , 把别人说成“白菜” , 把人给物化了 , 而不是把个体和他人视为有尊严的人 。其实 , 穷怎么了?乡土社会有句话 , “人穷志不短” , 穷也无损一个人做人的尊严 。这种观念其实与社会上存在不尊重普通人、不尊重劳动者的风气有关 。
尼采和布迪厄都有一个观点 , 他们都曾论述底层的教育是基于“匮乏”的教育 , 由此会带来强大的奋斗动力和创造力 。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 , 就是会产生一种如影随形的敌对情绪 , 容易树立一个异己、时刻处于攻击和战斗过程中 , 他才能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 , 不仅他人变成“异己” , 自己也会“异己” , 人自身会面临很多自我矛盾和内心冲突 。
但我觉得青少年是有很大可塑性的 , 成长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 。他一下子经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 也反过来会促进他进行价值观上的自我反思 。对于一个有反思性的人来说 , 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
第一财经:在北京和上海 , “学区房”一度是二手房市场的热点 。这背后折射的是家长对下一代能否实现阶层跃升的焦虑 。从你的经历来看 ,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意味着什么?
安超:目前 , 学校教育对人来说 , 不光是改变经济命运 , 而是改变文化命运 。我是底层出来的人 , 从小就知道要上学 , 要读书 , 读书才能“达理” 。
公共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 , 是把一个人从私人领域拉出来 , 来到公共领域 。这个公共领域会给人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 能够让缺乏机会的孩子遇到无数机会 。比如 , 我上小学时 , 就遇到了很好的老师 。我学习和成长的起点就是这个老师 。不是说这个老师教得好 , 而是这个老师有爱心和耐心 。知识是随处可以获取的 , 但是爱和自信一定是从与老师和同伴的交往当中获得的 。在城市里的实验小学读书时 , 我成绩非常差 , 过得很压抑 。但后来我转入农村小学 , 遇到一个非常有爱心的语文老师 , 她经常夸奖学生 , 还会把我们请到她的家里 , 让我们当“小老师”批改她孩子的作业 , 还夸我作文写得好 , 帮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因为爱上了老师 , 而爱上了学习这件事 , 我的成绩通过自我努力很快就上去了 。再好的学区、再好的学校 , 也无法保证一定会遇上一个对孩子有爱的老师 。在教育这件事上 , 由爱所带来的自我成长的动力永远比外在的知识输入更重要 。
推荐阅读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公司|成人学历培训机构虎硕教育停止营业:运营压力大不堪重负
- 教育|《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于红岩
- 技能|《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王安屹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
- 疫情|青岛市教育局: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将分期分批对外开放
- 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 港大蝉联第一
- 物理|?江苏省教育厅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