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留学,明天流泪|今天留学,明天流泪( 二 )


文章图片
一个故事里塞了三个段子,“哥大硕士水”、“不知道什么叫分校”、“国内顶尖高中自豪”,看来是有备而来 。
实际上,哥大硕士没那么水,也不会有知道北京四中厉害的HR不懂什么是美国大学分校(更何况是密歇根安娜堡),“高中自豪”更是校友用来自嗨居多,“北京四中”有时也会替换成“人大附中”,这些都留学圈多少年的老梗了 。
06
今天留学,明天流泪|今天留学,明天流泪
文章图片
Come on, nobody does that.
还有其他的一些段子,比如“日韩留学生没人在乎”、“澳洲大学有手就能上”、“南加大毕业的富二代惨遭非议”、“英国海归骄傲宣称自己做了四年代购”,由于配方过于经典,就不一一赘述了 。
07
在所有这些小故事里,最让我费解的还是这个:一股奇怪的酸味儿已经快溢出屏幕了 。
今天留学,明天流泪|今天留学,明天流泪
文章图片
这个故事的鸡贼之处就在于,无论你是“Susan”还是“Susan的同事们”都可以去代入它——如果你是Susan,你会为自己的留学背景只换来比同事高2000块的底薪而感到不值;如果你是Susan的同事,你会觉得Susan不就比我一个月多挣2000么,但她留学花了200万,得花几十年才能挣回来呢,哈哈哈 。
但是你仔细想想,留学刚回国,进了头部新媒体公司,因为业务能力强所以底薪比同事高一些,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公司应该不认能力只认学历,因为海归大学学费贵,所以工资开三倍?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去创造或者共鸣这样的故事 。这种“回报论”在十几年前的自费留学生身上就诞生了,犹记得七大姑八大姨一天到晚嚷嚷“某某家的孩子花几百万留学回来拿几千块钱工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
很显然,十几年过去了,中式教育里,仍然深藏着功利的、反智的基因 。就像旧文里说的,我们只尊重知识换来的东西,而不是尊重知识本身 。
当然,你或许会说,现实就是这样的,我留学花的钱,就是很长时间都挣不回来,我的国外文凭,的确没给我带来多少工资 。
对此,我不会和你大谈博雅教育、全人教育,我只会用同样通俗的方式说:谁也没说过留学就一定等于发财啊,如果你出国是为了挣大钱,结果现在没挣着,那你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姿势不对,点背也不能怨社会啊 。
相反的,我们能听到的常常是他们的吐槽,是过得不好的辛酸史 。我们听到的是“傻b HR”的传说,是“野鸡大学”的段子,是“哥大水”、“英国硕士水”、“澳洲是人就能去”的鄙视链,所有这些负面的故事和偏见,被我们吸收的一干二净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以至于偏见最后都成了段子 。
久而久之,我们选择性地忽略了那些自立自强的、生活幸福的、人生因为留学更加精彩的留学生和海归 。
我们误以为“留学生实惨”、“海归流泪”才是这个时代里,这个庞大人群的整体群像 。一有人鄙视留学生,我们就流泪;一有人看不起海归,我们就叹气 。
有时候不光叹气还要生气,“什么破公司?居然不认识Umich?!”
今天留学,明天流泪|今天留学,明天流泪
文章图片
所以,“今天留学,明天流泪”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那就是在它的潜台词里,今天留学,明天怎么能流泪呢,it's not supposed to be happening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