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论丨一位“轮岗”校长的困境与挑战:如何过“精神断乳”关

【教育|评论丨一位“轮岗”校长的困境与挑战:如何过“精神断乳”关】“精神断乳”之后 , 每位轮岗老师都会面临心灵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不管在哪一所学校 , 都需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
近日 , 北京正式发布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细则 。 不久前 , 深圳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提出实行大学区招生 , 并施行教师轮岗制度 。 下一步 , 更多地方也将拿出各自方案 。
轮岗是促进教育均衡化的举措 , 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家长都很关注 。 而作为轮岗主体的老师 , 将如何轮 , 会面临哪些挑战?应如何做好角色的转化、理念的更新?作为一名有着类似轮岗经历的一线教育工作者 , 我想借机谈谈个人体会 。
2001年 , 我毕业分配到城区一所省级名校(姑且称为“A校”) , 从教师一直做到校长办公室主任 。 2013年 , 为了发挥名校效应 , 增进教育公平 , A校推行集团化办学 , 创办了位于城乡结合部的B校 , 我担任校长助理 。 2016年 , 我又到了C校 , 相继担任常务副校长、校长 。 C校是一所地处省级经济发达镇 , 为外来务工子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乡镇学校 。 今年8月 , 我又回到了A校 , 担任副校长 。
从城区学校到城乡结合部学校 , 再到乡镇学校 , 每次从一所熟悉的校园再到另外一所新的校园时 , 我就像一个离家远行的孩子 , 内心充满了迷惘与彷徨 。 2017年暑假 , A校教师培训时请我回去讲一讲在C校的经历 。 看着台下熟悉的同事 , 想着自己在外的艰辛 , 顿时泪水滔滔 , 讲台前的我泣不成声 。
后来 , 我意识到 , 这样一个过程就叫“精神断乳” , 是每一位轮岗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 。 “精神断乳”之后 , 每位轮岗老师都会面临心灵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不管在哪一所学校 , 都需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
在A校时 , 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 , 确立了“儿童智慧阅读”这一研究方向 , 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塑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爱以及开展课题研究能力 。 所以 , 不管在哪一所学校 , 经过短暂的适应之后 , 我都会因校制宜地研究儿童研究阅读 。 这些年 , 我分别围绕“儿童智慧阅读研究”“建基于‘学’的儿童智慧阅读操作体系创构研究”等展开了序列化、推进式的研究 。 因为教育教学有了明晰的方向 , 我的内心也就有了精神寄托 ,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风吹雨打 , 它都是我坚定且愉悦地行走下去的支撑 。
地域不一样 , 学生群体也存在着较大不同 , 这是每位轮岗教师所要面对的最直观变化 。 A校的学生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高管或职工、城区商户子女为主;B校有一部分生源类似A校 , 但有一部分是本地拆迁安置的农户子女 , 还有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C校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
原来 , 我一直以为A校学生就是“学生本应具有的样态” , 但到了C校 , 我的理解彻底被颠覆 。 在这里 , 家长忙于生计 , 学生疏于管理 , 自然生长的较多 。 家长教育方式较单一 , 要么没能力管 , 要么不想管 , 要么管不住 , 问题学生较多 。 面对上课时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和我互动、一个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窘境 , 我也曾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
后来我去进行家访 , 了解他们的原生家庭;我组织“家庭教育圆桌会议” , 请有教育困惑的家长到学校碰撞教育理念;我开展“家长学校” , 对学校家长进行各种培训……我仍然记着第一次到一个学生家的场景:一家人蜗居在一间民房内 , 既是厨房又是卧室 , 既是父母工作场地也是学生学习场所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了解了这些家庭的生存现状 , 理解了这些儿童与家长 , 也改变了自我对教育的理解 , 内心深处获得了一份教育的淡定与从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