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浙江|面向未来的创新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校园|浙江|面向未来的创新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文章插图
中华文明源发地,数字经济最前线,即将开启一段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新征程。2021年秋季开学,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启用。9月5日,全新的校区将迎来学生报到,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的全体师生将在这里开启新的征程。
据了解,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设计。校区占地483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紧临良渚文化村和地铁2号线良渚站。良渚校区于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之际奠基,在2019年1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创建者蔡元培先生诞辰151周年纪念日开工。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和建设单位等协力克服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一期一标段于2021年6月29日完成竣工验收。
校园|浙江|面向未来的创新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文章插图
大学望境继往开来
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继南山、象山、张江之后的第四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良渚校区则定位为中国美院的设计板块,建成后将容纳全部设计学科,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和不言之教。
校园|浙江|面向未来的创新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文章插图
校园|浙江|面向未来的创新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如何建设一个校园、应该建一个怎么样的校园?一直以来,中国美术学院致力于大学校园的营造,不仅重在功能体系的优化完备,更重在自然与人文空间的构建,这代表着中国人智识培养与人格塑造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山水化的校园,去建构一个涵养性灵的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以一份现代书院的表情,塑造着从艺者身心具足的家园;以一种诗化的本土建造语言,重塑现代人群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美术学院希望每一个美院人在这样山水校园当中,在山水生活当中,得到真正的心灵塑造。
校园|浙江|面向未来的创新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文章插图
“诗性精神”是中国美术学院重要的大学精神之一,以一首诗寄语新校区建设,也源于当年营造象山校区的一段佳话。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正式启用,青山绿水间占地800亩的象山校园,是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以他的诗性与建筑设计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互相激发,为美院师生们共同建造的一个大学望境。
校园|浙江|面向未来的创新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文章插图
良渚校区奠基之时,许江亦赠诗张永和寄言良渚校区建设:“何生良渚,水迢迢,陆迢迢,延绵以象道。谁筑新校,聚潇潇,散潇潇,俯仰尽逍遥。”这不仅是对建筑师、合作者的寄语,更饱含着学校对未来的期待:良渚校区围绕“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的思想进行设计建造,通过坊、市、馆、舍、所、院、园、道的营造,实现“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的校园特征。
校园|浙江|面向未来的创新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文章插图
通过空间设计助力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重构,不仅是对良渚校区在人文与科技、理论与实践、大学与社会、教育与日常等若干维度如何实现跨界与融通提出的设计挑战,更是对现代建筑精神与现代设计教育的一种回溯性呈现。
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
根据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办学定位和理念,良渚校区的设计方案回应了“面向未来的创新校园”主题,探讨其运作模式,建筑展现出对家园感的学生社区,跨学科的教研系统,组合式的实验集群,产业化的创新基地等类型空间的布局与组织,并积极思考校园与周边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