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2021年8月23日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联合举办的“泛媒介与超策展”艺术哲学暑期研修班正式拉开帷幕 。 复旦哲院艺术哲学系的鲁明军老师组织了暑期研修班的活动并主持开幕式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上海当代艺术馆博物馆馆长龚彦女士致开幕辞 。 本次暑期研修班是国内高校首个以“艺术哲学”为主题展开的学术研讨活动 , 是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推出的大型建系活动之一 。 同时也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期合作项目的一部分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于2020年1月正式成立 , 是国内首个在专业领域内的艺术哲学研究系科 。
本次研修班邀请了来自哲学、美学、艺术史、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教师团队 , 汇聚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 并关注最前沿的学术议题 。 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青年教师、在读硕博研究生、艺术机构研究人员和艺术家 , 共121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
在为期10天的研修课程中 , 研修班师生从艺术、技术、哲学、策展等多个视域拓展思维 , 一方面 , 得以从更宏观与综合的学术视角 , 研习相关理论 , 探索学科走向;另一方面 , 使艺术哲学研究更切实地下沉到艺术创作、艺术策展等在地性实践 , 在交叉学科的对话与激荡中 ,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

艺术|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文章图片

线上研修班PPT封面拼图
以下为研修班主讲者围绕四组关键词展开的讨论 , 限于文章篇幅 , 仅以摘要的形式呈现 。
艺术与媒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系主任沈语冰教授做了本次研修班的首场主题报告 , 题目为《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媒介问题》 。 沈语冰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 , 媒介问题是西方艺术的原点 , 格林伯格的《走向更新的拉奥孔》《前卫与庸俗》《现代主义的绘画》三篇文章奠定了媒介讨论的基石 。 其中《走向更新的拉奥孔》通篇讨论媒介问题 , 《前卫与庸俗》为媒介问题提供了一个历史叙述 , 而《现代主义的绘画》则构成了有关现代主义绘画媒介的哲学论述 。 因此这三篇文章集中且全方位地展示了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批评家高度的艺术敏感性和理论原创性 。 沈语冰教授认为 , 现代美学的诞生以媒介意识的觉醒为标志 , 莱辛开创了在媒介特定性范围内讨论艺术的新视野 , 构成了艺术自主的核心含义 。 艺术的自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艺术从宗教和政治领域中独立出来 , 成为自主的领域;二是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诗歌和音乐)可以在美学的基础上加以讨论 , 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领域的相对自主的领域;三是艺术自主的主要动因在于每一种具体艺术的媒介特定性;四是每一种具体艺术的发展方向也由其媒介特定性所规定 。 媒介问题在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
【艺术|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艺术|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文章图片

格林伯格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周诗岩教授围绕“先锋派与媒介”的主题展开两个分议题:《工业条件下的艺术正当性》与《先锋派的技术异构》 。 周诗岩教授认为 , 工业技术对感知方式进行了重塑 , 主体赖以判断的经验基础与知识基础都被媒介形式重新建构 。 为此 , 艺术家创作中寻求克服强势现代技术和治理技术结合起来对生命施加的压力 , 美学革命就发生了 , 艺术的观念、目标、方法都产生了断裂 。 她着重分析了本雅明和阿多诺之争 , 指出艺术作品中的技术是关乎对象本身的内在组织和对象的内在逻辑 。 在对包豪斯的考察过程中 , 周教授选取了包豪斯三位代表艺术家(康定斯基、莫霍利·纳吉、保罗·克利)展开详细分析 , 提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先锋派的创作节点对先锋派的技术异构展开探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