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三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王婧为研修班学员作了题为《声音与媒介》的主题讲座 ,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中国古代的声学哲学 , 2.作为军事-娱乐-艺术复合体的声音技术 。 这也是其专著 Half Sound, Half Philosophy: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History of China's Sound Art中的重要内容 。 王老师从中国古代“气”的概念中衍生出对声音和聆听思考 , 建构了中国古代声音哲学 。 随后她以德国媒介学学者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提出的“复合体的声音技术”作为概念来源 , 结合当代艺术中的声音装置项目 , 思考以艺术的方式呈现的声音技术 , 如何表现为“军事-娱乐-艺术复合体” 。
在艺术与技术的话题维度里 , 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PSI中心的徐英瑾教授与学员们分享了一个较为前沿的话题讨论:《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介》 。 徐英瑾教授主要从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发展历史和现状、人工智能的情绪问题以及人工智能艺术(绘画和音乐)等方面展开 。 徐英瑾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必须通用化 , 需要对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进行算法化 , 以及“节俭性”应成为AI的第一原则 。
艺术与图像
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李洋教授为此次艺术哲学暑期研修班带来了题为《媒介与客体图像的分类学》的专题讲座 , 将学员们的视域拉回到艺术与图像学研究范畴 。 他从词源学角度考古了Image一词在希腊语中的两个对应词分别意味着“物质的相似性再现”(ε?κ?ν)和“精神中想象的再现”(ε?δωλον) , 而经常与“视觉或光学的可见化”(phantasíā)混用 。 Image应当被理解为一种主体内在和外在互相转化的媒介“平台” 。 李洋老师将不同理论家对于图像态度归结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图像之亏欠、匮乏的分析 , 另一种态度是基于“图像多了什么”的批判 。 图像必然是再现 , 但不一定是视觉的再现 , “再现”关联的是空间的抽象关系 , 因此主体实际上是世界的界限 , 进而存在一种有我之像(image-subject)和一种无我之像(image-object) 。 而当面对像电影这样的新兴媒介艺术形态时 , “艺术”所涵盖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范式逐渐衰落 , 在这个意义上是一个即将终结的概念 , 而只有在图像研究中未来和过去能够重新有机地联结 。
同样围绕“图像”主题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王春明老师从个人研究与合作研究两个层面 , 作了题为《人是图像动物》的报告 。 王老师极具条理性地谈到在“图像与观念”课程中试图对读艺术史与哲学史 , 实现对“图像中的观念”与“观念的图像化”的双重关切 。 同时 , 王老师专门就 “人”与“图像”两方面深入搭建理论框架 , 提出图像人类学的具体展开脉络 , 提出 “人是图像动物”与“人的社会存在”息息相关 , 图像不仅渗透和塑造“生死”、“圣俗”、“自我”、“他人”等人类经验 , 而且构成滋养个体的社会(无)意识库 。

艺术|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文章图片

雷吉斯·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年
来自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张怡微老师则为学员们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个案研究报告 , 题为《西游大观——世界视域下的〈西游记〉传播》 。 张老师从西游故事的历史文本入手 , 溯源了“西游”主题的历史文本流变与流传脉络;并进而从跨文化视域 , 介绍了世界艺术史视角下的“西游学” , 强调了玄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
艺术与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的姜宇辉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游戏何以哲学?》的主题讲座 , 从极为宏观的学术视野 , 旁征博引 , 探讨游戏的体验变迁、游戏时间感知与公共领域的话题 。 姜宇辉教授介绍游戏是从电影、文学、绘画和摄影中脱胎而出的全新的融合媒介 , 但游戏也使人反思图像的定义:从观看、创作、欣赏、读解图像 , 到玩图像、做图像、生活在图像里 , 游戏使人与图像的互动进入了全新的维度 。 他从媒介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影游融合现象中的内容流 , 产业合作 , 行为迁移等方面内容 , 以及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并简要论述了电子游戏中瞬间的时间性 。 通过一系列对电子游戏哲学性讨论后 , 他指出游戏的基调是否定性的苦痛 , 而不是肯定性的快适;游戏的时间不是绵延 , 而是“点状”的“瞬间”;游戏的终极体验应该是交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