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二 )


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唐宏峰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媒介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讲座 。 唐宏峰教授借用阿比·瓦堡在《记忆女神图集》导言中的表述 , 说明媒介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和人类文化的根本层面 , 人是通过媒介联系和把握世界的 。 唐宏峰教授以媒介考古学的代表性学者齐林斯基(Siegried Zielinski)为例 , 具体讲解了媒介考古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要念:人类历史的变迁无不可以追溯到作为媒介的符号与工具的出现和相遇 , 而媒介的这种流动性、迁徙性和生产性 , 其结果则带来了人和世界之间的距离的重构 。 唐宏峰教授以康有为《大同书》和现代电影评论《电影无限大》为案例 , 说明媒介的强烈穿透性和便捷性 , 表明从媒介考古学的立场重新理解和思考前现代思想的重要性 。

艺术|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文章图片

阿比·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 37号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孙斌教授以《感觉与媒介》为主题 , 探讨了视觉知觉、行动知觉的要义 , 及其在电子时代的效用转变 。 他指出 ,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 , 行动视觉对知觉视觉的补充变得不再重要 。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 , 在电子时代 , 感觉为触觉所取代 , 从而对视觉造成全面破坏 。 与文字作为视觉的延伸相对照的是 , 数字成为瞬间的、非连续的、无序列的触觉的延伸 , 从根本上来说 , 这同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
同样围绕“媒介”这一关键词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党委书记袁新老师作了题为《时间与媒介:意义与工具》的专题报告 。 袁新老师以艺术家、哲学家对“时间”的讨论入手 , 简要分析艺术学、物理学、哲学等学科对于时间的理解 。 他认为 , 时间与艺术的关系应从艺术研究、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内部进行探讨 。 他以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沉睡的缪斯》入题 , 试图从时间的维度和内意识角度来切近对于时间的综合把握 。 袁老师对哲学史上时间意识的发展与媒介理念的发展进行理论梳理 , 基于古代哲学对于时间的直观理解和近代形而上学(实证主义)对时间的理解 , 他推论出时间具有三种特质:时间标记了宇宙中的时刻、时间度量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是我们移动的媒介 。 袁新老师认为 , 媒介即工具 , 涉及曾在、现实、实现、条件等要素;媒介之外别无他物 , 媒介问题与真理的置入(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世界民族的历史命运)关系密切 。
艺术与技术
对艺术与媒介的理论探讨与艺术现象的分析 , 必然不可脱离具体的艺术创作与门类艺术的实践体验 。 基于此 , 本次研修班的部分专家学者们专门从具体的技术发展出发 , 探讨了艺术生产和传播如何与技术革新形成一种复调的效果 。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顾铮教授和“鸟头”成员、摄影艺术家宋涛为本次研修班做专家报告 , 主题分别为《再“新闻”:中国当代艺术与摄影中的新闻“再处理”》和《技艺:从技术到艺术》 。 顾铮教授谈到在摄影技术普及之前 , 绘画是面对历史事件时记录和传播的重要新闻手段;进入20世纪中后期 , 艺术家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手段的媒介不再局限在绘画、摄影 , 而是以更丰富的表现方式来展开他们的艺术表现 , 如新闻的跨形态转化、跨媒介挪用等 。 宋涛老师立足于自己的摄影艺术创作经验 , 从技术、设备、技巧的实践角度出发 , 讨论图片与摄影的可能性为主 。 他分享了“鸟头”团队的艺术创作案例 , 并强调为保证机械相机胶片所带来的一次性创作所具有的确认性和肯定性的作品生命力 , 他一直坚持使用机械式相机 。 作为摄影研究者与摄影艺术家 , 两位老师在主题讲座后展开了关于摄影技术的对话 , 尤其讨论了相机的实时记录性 , 指出新闻的“再创作”正在进入个人创作意识判断表达的时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