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住家教师”?教育部再发通知,这7种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坚决查处!

校外培训摇身变成“住家教师”“众筹私教”?坚决查处!
“双减”发布以来,校外培训治理进展如何?
“取得初步成效。”不过,也有新的苗头值得警惕。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一些地方出现了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入“地下”,改头换面,以“高端家政”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严重干扰政策执行,给改革推进造成阻碍。
对此,教育部8日发布《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列举了“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7类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形态,“一经发现,坚决查处”。
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有哪些?
《通知》明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科类培训行为,应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1、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教育部|“住家教师”?教育部再发通知,这7种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坚决查处!】3、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4、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5、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6、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7、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此外,《通知》表示,对于明显违反相关规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旗帜鲜明严肃查处。根据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行为的隐蔽性、多变性特点,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
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难在哪?
教育部通过分析研判发现,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的重点是查处对象、查处主体和如何查处,难点集中在认定、查处和监管环节。
首先,存在“认定难”问题,需要明确违规行为的认定机制。
其次,证据难以保存、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存在“查处难”问题,需要明确查处的责任主体。
最后,这类培训分散、无序,线索来源有限,存在“监管难”问题,需要明确有效监管的措施手段。
治理难题,该如何化解?
教育部给出了思路:
一是建立辨别机制,着力解决“查处什么”的问题。规定地方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
二是落实属地管理,着力解决“谁来查处”的问题。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对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进行查处。对跨区域违规行为,由培训机构审批地、违规行为发生地相关部门共同查处。
三是强化监管执法,着力解决“怎么查处”的问题。强调要压实管理责任,充分利用网格化综治体系开展巡查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互联网+监管”,探索信用惩戒等多种监管方式。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教育部及时出手,
再次强调要坚决查处“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
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