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从“毕业生”到“校漂族”,依赖啃老,我将大学生活延续了2年


徐州|从“毕业生”到“校漂族”,依赖啃老,我将大学生活延续了2年
文章图片
徐州|从“毕业生”到“校漂族”,依赖啃老,我将大学生活延续了2年
文章图片


人生当中最美好的阶段是什么时候?那当然是大学阶段了 。 那个时候我们拥有着最好的青春 , 没有沉重的课业压力 , 没有生存的重担 。 但是所有美好的一切都会在毕业之后戛然而止 , 生活的原貌渐渐显现 , 我们的棱角也在慢慢被磨皮 。 可是有这样一群人 , 他们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投入到就业市场当中 , 人为地延长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 依旧住在学校、吃在学校 , 经济依赖于“啃老” , 这类人我们统称为“校漂族” 。
校漂族是从待就业大军中分离出来的重要群体 , 就业难自然也就成了校漂族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 究其原因 , 一方面 , 高校的扩招使得就业市场供需双方严重失衡 , 紧张的就业形势使得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 另一方面 , 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 由此培养出的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 再加上大学毕业生仍然以“天之骄子”自居 , 其较高的职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存在偏差 , 从而不被就业市场所接纳 。 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会通过“校漂考研”实现自己的愿望 , 父母依旧像大学期间一样为其提供经济支持 。

“漂”一族之所以选择学校 , 是因为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熟悉和亲切 , 在受到就业创伤之后 , 返回学校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由的内心需求 。 对于“考研校漂族”来说 , 在学校租宿舍床位、吃食堂等方面生活成本较低 , 且拥有自习室、图书馆等免费学习资源 。
(图片与案例无关)
虽然在经济上花费不大 , 生活也算方便 , 但是大部分校漂族是无法真正享受这种状态的 ,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充斥着焦虑与挫败 。
案例:小陈是一名“考研校漂族” , 第一次考研时他还没有毕业 , 但只差三分与国家线失之交臂 , 毕业之后 , 他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房子 , 进行“考研二战” , 好在得到了父母的经济支持 , 他得以安心全职备考 , 每天都保持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 但是遇到以前认识的学弟学妹 , 却羞于提起自己此时脱产二战的状态 , 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失败者 , 慢慢地也就减少了与他人的交流 , 所以日常是非常孤独的 。 与此同时 , 与自己同级的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工作 , 步入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 好似只有他还停在原地 , 看到同学们的新动态 , 经常会焦虑的睡不着 。
大学是美好的 , 但人生没有倒带 。 哪怕你住在学校吃在学校 , 却再也没有当初的心境了 , 校漂族也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滋润” , 他们和学校已经不存在隶属关系 , 又没有通过就业被社会接受 , 所以“校漂族”陷入的是“似学校人非学校人 , 似社会人非社会人”的窘境 , 社会角色的游离和模糊使得“校漂族”成为学校社会都难以接受的边缘人群 。 为了更好的帮助校漂族“心理断乳” , 必须要协调和对接好社会各方的“推”与“拉”力 。

首先 , 学校应加强对就业管理的有效介入 。 介入的重点应该落在毕业前夕的潜在“校漂”人群 , 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 帮助其实现就业 。
其次 , 学校给予校漂族特定的关怀 。 学校可以把应往届在校生做一个分级分专业的归类 , 为校漂族设置专用自习室也可以为校漂族集中办理饭卡和借书卡并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 。 这样做虽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 , 但更能实现有效管理 , 同时也能为应届生们敲响警钟 , 让他们知道应该好好把握学习机会 , 使其拥有一个安全感和归属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