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高校教师当up主,让知识变得更可爱( 二 )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其实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蔡丹君举了吴小如先生在书里对当时社会变化感叹的例子,“吴先生去某地给别人上课,感叹风气之变 。他们求学的时候,是‘只闻来学,不闻往教’ 。意思是,只有学生到老师这里来求学,没有听说过老师跑到学生那里去教 。同样,我们这代人,是老师到课堂上来给我们讲课 。而新一代的年轻人,老师在课堂上课,他们不满足,还要去网络上找课来听,他们对教学的期待变得更高了 。在教学方式上,要用他们熟悉的、喜欢的方式,才能让他们爱上这个学科 。”
蔡丹君真切地感受到,“在今天,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本位上去教学,而不再是自己想教什么教什么,需要去考虑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的兴趣 。以前在课堂上,同学们不敢发言,但是在网络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在我的视频下催更,会在私信中大胆提问 。我通过这些信息,才知道他们心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然后才能有效地实现一个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和义务 。”
2.知识普及 反哺课堂教学
“你不要搜索宋浩,你要搜索《线性代数》,第一个,就是我;你再搜索《微积分》,排名第一的,也是我 。”在《高等数学》课程视频的开头,宋浩这么介绍自己 。
宋浩的《高等数学》在网络平台上的播放量高达2800多万 。“知识类的视频,是刚需,学生非常需要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这些课程,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都需要看,全国每年大概有2000万大学生,75%的学生需要学(文科历史法律艺术等专业不学),你说这些课程重不重要?”宋浩说 。
“对有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很难、很枯燥 。通过我录的视频,能够给大家在学习数学上提供一些帮助,真真切切地影响到很多学生的学业 。”宋浩觉得,“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 。”
在采访中,所有老师都认可的一点是,录制视频以来,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扎实”,要“对得起网友”,不能有“硬伤” 。
“古典文学普及工作,一直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优良传统 。文学普及是一个阵地,如果专业学者不发声,那这些错误的认知就会去影响我们的年轻人,后果是可怕的 。”蔡丹君举例说,“网上流传的什么《江雪》是首藏头诗,藏的‘千万孤独’,《桃花源记》《红楼梦》是鬼故事等,这些错误知识很误导观众 。”蔡丹君把知识普及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
汪品先极其看重知识普及的工作,“科学家要走出象牙塔,和群众打成一片,应该把科学研究和普及做无缝连接 。科学家把科学研究讲出来群众也能听懂,说明自己融会贯通了 。科学家应该向社会汇报,做了什么?做的事情有什么用?让整个社会都对科学感兴趣 。科学普及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非常重要 。现在短视频科普有许多原来达不到的效果,我很高兴我也在跟上 。”
赵斌认为,知识是严谨的,而不仅是严肃的,知识的面孔可以变得很可爱 。“生态学知识的门槛并不高,但其实误解不少,我做的一些有关生态学的视频,就是想消除这些误解 。”而在面对知识碎片化问题时,赵斌认为,“我们在学习中,就应该将被动推送的碎片化知识,主动选择并缝合到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扩展自己的知识网络,并逐渐成为我们思维的一部分 。学习知识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海量知识,追求更高层次的个性化,提高并发挥我们认知世界的独特魅力 。”
还有一些变化也在发生 。对课堂的反哺,线上和线下的联动,是老师们正在做的尝试 。这学期伊始,赵斌计划把课堂上的讨论放到线上来,“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各种想法、各种观点、各种角度,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跨专业、跨年龄的讨论,也许能更加激起学生的讨论热情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展示我想传递的知识”是赵斌正在做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