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忧|快评丨“家长职务信息自愿填报”,未解群众隐忧和痛点

留下收集此类信息的窗口 , 就有引发歧视学生、个别关照等乱象 , 进而影响教育公平的可能性 。
近日有南宁网民在网上留言称 , 南宁中小学在学生入学时 , 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 , 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 , 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 且会造成教师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 , 建议禁止中小学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 。 南宁市委办公室对此回复 , 家长民族、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不是必填项 , 家长可自愿填报 。
分析该回应 , 确实有“不强制填报”的态度在其中 , 这个态度还是很重要的 , 但并没有积极消解网民的忧虑和痛点 , 或者作出延伸性的思考 , 只能说是给出了一个“中性”的回答 。
今年8月 , 同样有网友在网上留言建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 , 北京市教委回应称 , 该信息只用于学籍管理 , 严格保密 , 不对普通教师公布 , 北京市教委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 。 相比之下 , 北京市教委的回应可谓更进一步 。
只要此类信息填报的栏目还保留 , 就会让一些家长感到扎眼 。 因为你不填 , 其他人可能会填 。 既然不反对家长填报自己的单位和职务信息 , 那么 , 如果想把自己特别引人注意的信息“卖弄”出去 , 以“影响”教师和校方的“认知” , 就有了“合理性” 。 想方设法要让学校和老师知晓自己孩子的“身份”者 , 可能并不鲜见 。 此前深圳市一家幼儿园 , 一名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时还让孩子拍摄以“我家的车”为主题的照片 , 就被认为涉嫌侵犯家庭隐私 , 还可能让孩子们因此产生攀比心理 。
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有收集的必要吗?父母的信息 , 和孩子接受教育 , 有关系吗?留下收集此类信息的窗口 , 反而有引发歧视学生、个别关照等乱象 , 进而影响教育公平的可能 。
今年2月 , 天津一教师对学生说出“别人妈妈一年赚的钱 , 比你妈50年挣得都多”引发巨大争议 , 并被停职调查 。 尽管这有一时失言的可能性 , 但家长也很难指望一个对学生出言不逊的教师能平等对待所有孩子 。 这一事件也足以折射出家长的忧虑并不是杞人忧天 。 在这样的案例中 , 学生家长的“背景”“身份”隐性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 已是一种“暗象” , 由此可能带来的勾连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
谁也不能说填报了相关信息就一定会引发不公平 , 但禁止过度收集家长信息 , 是堵住歪风邪气进校园的第一关口 。 此类呼声在多地频频响起 , 并非偶然 , 这也可能说明一些家长已经感觉到了某种伤害 , 希望更多地方跟进甚至采取更为果决的措施 。
民法典等法律对个人隐私予以明确保护 , 要求“处理个人信息的 ,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 不得过度处理” 。 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 。 收集个人信息 , 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 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严格地说 , 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 , 就有过度处理个人信息之嫌 。 相关教育部门或主管部门应及早研讨和决策 , 推出顺应民意的新规 。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赵瑜
【隐忧|快评丨“家长职务信息自愿填报”,未解群众隐忧和痛点】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