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融合创新让劳动教育更具生命力

近年来 , 青白江区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外延和深意 , 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 。 区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一流教育强区”核心目标 ,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资源建设、开展多元活动、完善管理评价等方式 , 努力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融合共生 。
在区教育局统筹下 , 区域各个学校立足新时代劳动教育 , 以“一育”牵“四育” , 五育并举 , 设计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和以劳育美的课程内容 , 通过跨学科、跨场所、跨主体、跨行业来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 , 开展契合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活动 , 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劳动乐于做、公益的劳动争着做、创新性劳动尝试做……使劳动教育启蒙于家庭、强化于学校、泛化于社会 , 最终推动理念、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 协调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情感劳动三维共进 , 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 。 2020年11月 , 青白江区被评为成都市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区域 。 其中 , 区域内的人和学校等5所学校被评为成都市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 。
城厢中心幼儿园
让品格在劳动中生根发芽
阳光照着城厢中心幼儿园的菌菇种植房 , 一群小朋友正在给自己种的“蘑菇宝宝”浇水;木工坊 , 孩子们用小铁锤敲打着木板制作小凳子……近年来 , 该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 拓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 创新形成“生活劳动、专门性劳动、主题式劳动和家庭劳动”四大劳动课程体系 ,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 养成“尊重与责任”的好品格 。
在绘本中培养劳动思维
从生活中取材是劳动教育的最初源头 。 对此 , 该园确立了“一物一链”的课程架构思路 , 即由一种资源生发出一系列的学习体验链 , 使劳动教育在全息化的自然场景中与真实生活对接 。 针对幼儿认知特点 , 城幼利用绘本把幼儿的生活常识与劳动知识协调起来 。 老师们搜集了国内外有关劳动主题的优秀绘本 , 如:《二十四节气》《袁隆平爷爷》《走开大懒怪》《小威力做家务》《大人每天都在做什么》《自己种种看》《我是小花匠》等 , 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开展相应的绘本阅读活动 , 在“听说—交流—体验—内化”的过程中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 , 萌发对劳动的热爱 , 引导幼儿在劳动思维下进行劳动行为 , 塑造他们乐于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美好品质 。
除了绘本学习 , 城幼还借助孩子们在园生活的环节 , 如喝水、漱口、摆放桌椅、整理衣服等契机 , 创设可参与性的劳动环境 , 培养孩子全景式的劳动能力 , 也为幼儿自信、从容地生活奠定基础 。 于是在城幼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小班的孩子锻炼自己吃饭 , 穿脱鞋袜;中班的孩子学习整理玩具、清洗杯盘;大班的孩子轮流做“小小值日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环境中 , 每一个幼儿学会服务自我、服务他人、服务集体 , 友爱互助的良好品德也慢慢养成 。
在游戏中实现经验生长
为了给幼儿提供连续的、有益生长的劳动经验 , 幼儿园专门开辟了13个户外游戏区 , 以游戏助推幼儿劳动经验、劳动品质持续深入地交互递进 。 其中泥工坊、编织区和木工坊深受孩子们喜欢 。 在活动组织中 , 老师们采取“全员统筹、按龄分配”的劳动模式 。 以泥工坊制作“玩偶面具”为例 , 老师们将易造型的自然材料(树枝、花朵等)、可做模具用的塑料玩具(积插、积塑类)等供小班幼儿选用;将连接类的材料(牙签、铁丝等)、用于细节刻画的装饰类材料(豆类等)供中大班幼儿选用 。 这既关注了活动中幼儿整体经验的获得 , 同时又兼顾到年龄差异带来的能力差异 , 实现相融共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