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把握编写理念 用好统编语文教科书

统编语文教科书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核心载体 , 是开展教育教学、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依托 , 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要用足、用好统编语文教科书 , 就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把握教科书 , 立足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 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 。 要抓好阅读教学这个“牛鼻子” , 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提升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 。
紧扣人文主题“培根铸魂”
语文教科书的育人目标主要通过选文以及活动 , 进行“整体设计 , 自然渗透” 。 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 。 人文主题体现出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特点 , 即关注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 。 但要注意的是 , 人文主题只是提示单元内课文之间的某种关联 , 进行文本细读时 , 要避免先入为主地对主旨进行“贴标签”式的分析 。
比如 , 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 , 有两处批注:“喜欢吃硬的东西” , 有人说这里暗示鲁迅先生刚硬的性格 。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我”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说说你的理解 。 (对应原文内容:梅雨季 , 很少有晴天……我说:“天晴啦 , 太阳出来啦 。 ”)
这两个问题很有开放性 , 鼓励学生“看到一个多面的鲁迅” , 并非偏离作者视界 , 偏离作品文体特征 。 其实 , 这些文字都是极具私人化的回忆文字 , 应回到文本 , 引导学生结合真实的生活体验进行理解 。 比如第二处 , 可引导学生体会梅雨 , 或者是长期干旱盼雨等类似体验 , 再夹以生活中的烦恼 , 所以有着一种“忧郁的心境” 。 终于放晴 , 作者高兴得忘乎所以 , 文中用了两个“喘”字 ,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天晴的喜悦 , 以及急于与鲁迅分享的心情 。 这部分的对话很简单 , 尤其是一问一答的两个“来啦!”是极为默契和信任的亲人间的对话 , 是再平常不过的家常 。 理解为“暗示”显然牵强 。
所以 , 对于文本内涵的解读 , 一方面 , 要“目中有人” , 引导学生在与作者、文本 , 在与教师及同学的对话中 , 获得精神滋养、另一方面 , 要“以文见人” , 警惕标签化、概念化 , 深入到语言文字中去 。
充分利用单元各个板块
文章一旦进入教科书 , 就超越了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创作目的 , 成为语文教科书的核心构件 , 成为系统的一部分 。 教学时 , 要注意教科书的“结构化”设计,充分利用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题、阅读提示等板块 , 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 。
单元导语是教师明确课文教学价值、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 是进行单元设计的灵魂 。 而预习、思考探究题等板块则为落实导语中的目标搭建了阶梯 。 备课时要充分把握这些板块设计的意图 。
比如 , 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一课的教学 , 有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上 , 显然失之偏颇 。 结合单元导语发现 , “学习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内容 。 本文阅读的难点 , 在于如何让七年级学生去理解文中的关键性语句 , 也就是相对抽象的评价性话语 。 教师可通过教科书的“预习一” , 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 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 , 并将资料作为课文的有机补充 , 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 不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 逐层蓄势;又将“思考探究题二”整合进教学过程 ,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段“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 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毛泽东的评价 , 深刻认识到白求恩的伟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