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传统文化被童书深深地误解了吗?| 专访黄晓丹( 三 )


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对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
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常常与家长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 。 但是黄晓丹也看过不少例子 , 就是家长饶有兴趣 , 孩子依然提不起兴趣 。 她认为 , 这跟孩子的先天气质有关 。
黄晓丹说 , 现代学科体系包含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 , 被分为物理、化学、数学、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 。 20世纪初曾有学者尝试将中国古代文化成果分梳整理后归并到现代学术体系中 , 但问题在于 , 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发展逻辑是不同的 。 自然科学以迭代的规律发展 , 新成果一般超越并淘汰旧成果 。 人文学科以累积的方式发展 , 新成果并不能摒斥旧成果 。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不平衡:我们现在还能学习、欣赏先秦直至清代的文学、艺术、哲学、史学作品 , 却不大可能学习、欣赏古代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作品 。 所以 , “传统文化”并不是万能的 , 自然科学中很多学科门类在“传统文化”中都没有对应物 。 它们产生于现代 , 也只能用现代的方式进行学习 。
黄晓丹认为 , 人有先天上的气质差异 , 古希腊就有对人格的分类 , 后来发展出的“大五人格测试”及“MTBI”更是提供了对于先天气质差异的更深认识 。 因此 , 有些孩子的禀赋在文学、艺术、哲学方面 , 这些学科在传统中有对应书籍 , 有些孩子的禀赋在编程、生化、物理方面 , 这些学科在传统中不太有对应书籍 。 当后一种孩子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无兴趣 , 其实是对某些学科的无兴趣 。
黄晓丹提到 , 那些兴趣和天赋都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孩子 , 他们可以读莎士比亚 , 也可以读曹雪芹 , 对于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部分的接受基本没有障碍 , 还能获得很多好处 。 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 , 他们觉得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 文学的世界都是荒诞不经的 , 对人文学科毫无兴趣 , 当然也就不太愿意配合学习传统文化 。 因为能够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基本是在人文学科 。 家长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孩子在学习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 应该破除“学习了传统文化就能变成一个高雅的人”的迷信 。
但黄晓丹在做培训时发现 , 有一些具有理工学科背景的成年人 , 他们想寻求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指导 , 他们的理由是 , 觉得自己的感觉力不行 。 为什么有的人在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或成就之后开始思考感受力呢?因为幸福是和感受相关的 , 和分析能力没有太大关系 。 所以当他们开始思考我与世界、与他人、与孩子的联系时 , 就把目光转向了传统文化 。 如果是带着这样的需求去学习传统文化 , 他们就能注意到传统文化中真正令自己产生感受力的东西 , 而不是先考虑这个文化在经典中的排名是第1名还是第200名 。
所以不论对人文学科是否具有天赋 , 只要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 ,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都不晚 , 与其费尽心思地去背诵别人定义的经典 , 不如先激活自己的感觉 , 建立经典与自己生活的关联 。
大量背诵 , 孩子在未来真的能在某种情到深处时自然吟诵吗?
许多父母相信童年时的背诵能在一生中留下记忆 , 要求孩子无论喜不喜欢都要将某些诗词或文章背下来 , 黄晓丹认为 , 这就像为了将来能从数据库里提取信息 , 而把整个数据库都背下来一样 。 但实际上传统文化浩如烟海 , 就拿诗词来说 , 存世唐诗有五万余首 , 存世宋词有二万余首 , 存世宋诗有二十七万首 。 即使把《唐诗三百首》里的诗都背会了 , 那么这300首就足够应付孩子未来所有的感受吗?
黄晓丹说 , 正常的逻辑应该是 , 当你产生了某种感受时 , 有人把最适合表达这种感觉的诗贴出来让你看到了 , 然后你觉得这首诗真好 , 被它安慰到了 。 对于这样的诗 , 去有意加以记忆是有益的 , 而且这种记忆也会更自然、更深刻、更持久 。 孩子未来需要的是用数据库来对应自己的需求 , 而不是通过现在的强制背诵 , 等着将来在记忆的数据库里凑到可以表达自己感受的诗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