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特别推荐:例谈历年高考作文提升考场议论文写作(3)——语言篇

特别推荐:例谈历年高考作文提升考场议论文写作(3)——语言篇
高考议论文要求语言准确严谨、简洁凝练、生动有力 。 孔子说:“言之无文 , 行而不远 。 ”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同学们想要在高考中取得作文高分 , 可以做到素材的丰富鲜活、思想的深刻独到 。 议论文虽说是主要靠逻辑的力量来说理 , 但是提升议论文语言的“言”值也有助于论证力量的加强 。 议论文的语言 , 不仅要追求表达规范 , 准确连贯 , 还要追求用词贴切 , 句式灵活 , 修辞的妙用 , 文句的表现力等 。 “言立而文明 。 ”枯燥的语言 , 让文章面目可憎 , 而生动的语言 , 则使文章熠熠生辉 。 如果我们做个有心人 , 从阅读积累、模仿锤炼开始 , 也能一定程度地提升我们议论文语言的魅力 , 为我们议论文写作取得高分再加一枚砝码 。
为了使我们的议论文语言富有文采 ,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推敲字词
推敲字词 , 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 , 以达到简洁精炼 , 形象鲜明 , 声音优美 , 富于情趣 。 成语大部分由古代相承沿用下来 , 或源自诗文典籍、神话传说 , 或取材寓言故事、历史故事 , 或来自民间口语 , 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和风格 , 蕴含着民族思维习惯和智慧 。 作文当中合理灵活地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 , 可以使议论文说理言简意赅 , 意蕴丰富 , 哲理深刻 , 也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典雅匀称、和谐铿锵之美 。
如2016年江苏高考优作《寂时吾有声》中的一段:“深人所见之处亦深 , 浅人所见之处亦浅 。 ”这群人能透过绝壁看到坦途 , 透过迷雾看到星光 ,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 所见与众不同 , 所思另辟蹊径 , 所言也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 字字句句 , 只言片语 , 有如钢琴的键 , 触一下 , 敲一下 , 各有各的音色、强弱、节奏 。 这些独特的旋律 , 无不闪着个性之思 , 燃着创新之火 , 让在迷茫混沌中打滚的我们惊醒并惊艳 , 转而境界洞开 , 山河毕现 。 ”这段话的亮点除了开头用“透过”形成的三个整句 , 也在于后面运用一连串成语“与众不同”“独辟蹊径”“耳目一新”“只言片语” 。 这些成语让文段更加简洁凝练 , 意义深远 , 显示出了作者强大的语言功底 , 避免了语言上的直白无味 。
此外 , 字词推敲的效用还直接体现在作文的拟题上 。 如2013江苏高考作文“蝴蝶与山洞”有一篇优作就用成语“一叶知秋”来形象地表明“心细如尘 , 能从细节出发 , 观凡人不能观 , 悟常人不能悟”的文章主旨;再如2015年江苏高考“智慧”一篇优作《大智若愚》 , 标题就已经见出作者对“智慧”这一核心概念的辩证解读 。 诸如此类 , 注重标题语言的打磨 , 能够在作文一开始就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 变换句式
在一篇文章中 , 要组织好一连串的句子 , 需做到“严密而多变化” 。 “严密”是最基本的要求 , 而“多变化”一般指句式不单调 , 能根据表达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灵活变换句式 。
首先 , 一篇议论文 , 全用整句 , 会显得呆板;全用散句 , 则会缺少气势 。 一般来说 , 长句结构复杂、层次较多、表意严谨、精确细致 , 适宜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短句简洁、明快、灵活 。 如果整散结合、长短交错 , 在整齐匀称中求变化 , 于对称中显错落有致 , 必能使议论文节奏上鲜明而富于变化;语势上强烈有力 。
如2014年天津高考优作《关注》的片段:“由此看出 , 真正的关注 。 不是迎合 , 而是引领 。 迎合 , 关注的是老百姓所喜欢的;引领 , 关注的是老百姓所欠缺的 。 迎合 , 是鼓励娱乐;引领 , 是修补思想 。 文艺界人士理应担当起精神引领的时代职责 , 而不应只关注眼前利益 。 况且 , 票房与影片的精神品格并不矛盾 。 《南京!南京!》的票房破亿 , 标明中国百姓并非低幼、脑残 。 娱乐时代 , 百姓更期待着精神风同标的引领 。 ”用几组对称的主谓结构判断句 , 来阐释“真正的关注”的特质 ,既使得整段说理文字气势磅礴 , 也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