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谈谈学术评价中的“非量化因素”
学术评价 , 对一个学者和一个学术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学术地位的确立 , 都是至关重要的 。 那么学术评价的标准就成了关键问题 。 各式各样的学术评价标准 , 已让人眼花缭乱 。 不断调整的标准 , 更让人感到跟不上趟儿 。 我认为执简驭繁的办法是首先把学术评价的因素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量化因素 , 一部分是非量化因素 。 量化因素指那些可以量化 , 可以直接填入“考核表”的学术因素 , 包括学历、学位、职称、职务、头衔、论文、著作、获奖、项目、经费等 。 这些在学术评价中可以直接赋分 。 非量化因素 , 则是无法填入考核表 , 无法直接赋分而又可以提高学术影响力、形成学术声望的因素 。 我们对量化因素 , 大都比较熟悉而且习惯接受了 。 而对非量化因素 , 则处于有认识而无法充分纳入考核标准的状态 。
非量化因素 , 在教学上表现为教学效果良好 , 善于讲课而且水平高 。 据我的老师霍旭东先生说 , 高兰先生上课 , 学生甚至屁股会不自觉地离开座位 , 处于半站半蹲的状况 。 袁世硕先生也曾模仿赵俪生先生讲课的口气 , 神采飞扬 。 吉常宏先生也曾绘声绘色地讲述季镇淮先生上课的精彩和见解独到 。 在我们熟悉的考核标准中 , 这都不能直接赋分 。 在信息化的今天 , 上网课、拍慕课、电视授课、线上演讲 , 有的老师听众甚多 , 有时观众成千上万 , 疫情期间表现尤为突出 。 山大文学院青年老师寇鑫在疫情期间上网课 , 讲现代汉语 , 听课学生的数量就远超于想象 。 这同样无法在考核中直接赋分 。 教学中的非量化因素还表现在广泛存在于教学生活的辅导学生读书、写论文 , 为学生改文章 , 带领学生搞读书会 , 辅导学生学习社团等 。 这些影响学生一生 , 甚至促成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同样属于非量化因素 。 一所优秀大学 , 一个优秀老师 , 他的优秀 , 他的学术影响力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教学表现 , 可是这些表现长期以来构不成老师提职晋级、评人才帽子的条件 , 所以都属于非量化因素 。
非量化因素还经常表现在辞书及百科全书编纂上 。 辞书 , 大百科全书 , 具有包罗万象的跨学科特点 , 同时要求有较高的准确性 , 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的总结 。 我国辞书《辞海》《辞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有很高的学术信誉 , 可是每个词条都不知道是谁写的 , 有的有主编、副主编、编委 , 有的则署集体名 , 没有任何个人署名 , 使用辞书的人也并不留意辞书的编者是谁 。 我的几位老师参加过《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 , 十年辛苦 , 评职称时不敌别人一本小册子 , 哪个词条是你写的呢?说不出来 。 原创性词典 , 首先要从一本一本的书中把“词”析出来 , 同时析出例句 。 如果书中有旧注 , 也要抄出来 。 所有的条目再合并起来 , 一个词在哪些典籍中使用过 , 就可以通盘考虑其基本词义 , 分析出“义项” , 每个义项拟出准确释义 , 再跟上例句 。 一个词条拟出初稿 , 还要进行二审、三审 , 最终形成的词条 , 往往是几个人的智慧凝结而成的 。 一个短短的词条 , 署谁的名字呢?蒋维崧先生是《汉语大词典》副主编 , 在《汉语大词典》编写组给蒋先生当过助手的刘晓东老师曾回忆 , 蒋先生对“面首”一词的含义的确定 , 其早期含义是“娇美的男子” , 大约唐代才有了“供贵族妇女玩弄的男人”这一含义 。 蒋先生虽然是负责山东省编写工作的副主编 , 他的名字也赫然在词典前头 , 可是谁会知道这个义项是他的见解呢?至今还有评职称的学术成果认定办法 , 规定辞书不是学术成果 , 或者辞书只相当于著作的一半 。 因为辞书的著作方式是“编” 。 《中国大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 其中“中国文学卷”当中的“宋代文学”这个条目是刘乃昌先生写的 , 这部书倒是为撰稿人在条目末括号内署名了 。 刘乃昌先生撰写这个条目 , 说明他在宋代文学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 , 可是一个条目字数了了 , 我们通常的学术成果认定办法还对论文的字数有规定 , 字数少了也不算 。 更何况 , 这类条目一般被认为是综括总结性的 , 而非创造性的 , 在对“创新”的要求泛化到每个角落的年代 , 刘乃昌先生的这个词条是否被认为是学术成果也还是个问题 。 时至今日 , “学术综述”不被认定为学术论文 , 也还是较为普遍的评价规则 。 刘建亚教授送给我他主编的《数学文化》杂志 , 有一期介绍日本人编的《岩波数学辞典》第四版 , 介绍者认为第四版吸收了世界数学界的最新成果 , 比起第三版 , 已大规模改写了 , 刷新程度无异于重新编写的一部新书 。 《岩波数学辞典》是日本数学界协作的代表世界数学界前沿水平的数学辞典 。 我问刘建亚教授 , 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能编一部数学辞典呢?我考虑与我们的学术成果评价办法有关 , 参加编写大辞典 , 结局是什么呢?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 季羡林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在当时被认为是敦煌学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 白化文先生负责撰写“非佛经”的“四部典籍”词条 , 这也可以代表白先生在敦煌学界的地位 , 可是白先生希望当一名“编委” , 也还不顺利 。 所以说 , 辞书编纂 , 一方面被认为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 具有权威性 , 另一方面是参加者的个人成果在学术评价中几乎无法直接进入评价体系 , 无法直接填入考核表“得分” 。 湖北大学汪耀楠先生多年前向我谈到编词典的艰辛 , 援引一位外国人的话 , 认为参加编辞书是一种“劳役” 。 辞书可以赢得学术声誉 , 在学术考核中却是非量化因素 。
推荐阅读
- 评价|完善评价机制增强高校教师职业自豪感
- 评价|智慧教育拓展育人工作新路径
- 学术|学术Essay写作需要面临哪些情况?
- 评价|汾阳:乐考嘉年华 寓教于乐促成长
- 教师|教育部出台高中办学评价指南:不得给教师下达高考升学指标
- 教育部|教育部出台高中办学评价指南:不得给教师下达高考升学指标
- 低年级|智慧评价助“双减” 考试变身“大闯关”
- 评价|用项目式学习撬动期末评价改革
- 课堂|规避评价的“功利化”“形式化”
- 高中|教育部出台高中办学评价指南:不得给教师下达高考升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