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谈谈学术评价中的“非量化因素”( 二 )


非量化因素还常见于大型集体科研项目 。 萧涤非先生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 , 由于种种原因 , 历时三十年才完成出版 , 获得多个大奖 , 可是参加工作的三代人 , 在成果出版时已去世一半 , 而且所有参加的人 , 几乎都没评上教授 。 为什么呢?第一点是我们的学术评价只承认已出版的成果 , 一天不出版 , 一天就是零分 。 第二点是主要承认“第一作者” , 至于在一片署名人中有你的名字 , 那几乎约等于无 。 所以即使你活着 , 也还是得不到多少分 。 具有标志意义的《全宋诗》《全宋文》《全元文》 , 参加者的学术待遇也类似 。 有人看明白了 , 从来不参加大型长线科研项目 。 可是 , 具有文化上的建设性意义的成果 , 从《永乐大典》《康熙字典》《四库全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 , 哪一项不是合作的成果呢?单打独斗 , 可以成全一名优秀学者 , 却无法铸就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文化史上的丰碑 。 人们总是要求“奉献精神” , 可是奉献者为什么总要受委屈呢?
非量化因素当中较大的一个方面是“特殊人才” 。 我的老师刘晓东教授 , 可以不折不扣地说是“九经三传皆通习之” , 《十三经注疏》研读多遍 , 《广韵》手抄五六遍 , 任何一个字的反切张口就来 , 深受导师殷孟伦、蒋维崧先生赏识 , 大江南北各大高校的同行对刘先生的学养公认不疑 , 深致尊敬 , 可是在“量化标准”面前却不占优势 。 一个人物的存在 , 对一个学科、一个大学 , 是无形的学术资源 , 叶嘉莹之在南开 , 林毅夫、杜维明之在北大 , 叶国良、龚鹏程之在山大 , 没有人问他们是否有人才帽子 , 是否主持国家重大项目 , 发了多少C刊 , 获得几个大奖 , 他们是自然发光 , 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 在我们的“学科评估表”中 , 他们几乎填不进去 , 可是带来的学术声誉甚至高于可以填入表中的“代表性学者” 。
我们在学术评价体系中过多地依赖量化因素标准 , 极端结果就是“五个唯” 。 在这种情况下 , 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科研项目极不容易开展 。 作为参加者 , 最后可能是受苦者 。 作为主持人 , 邀请自己信得过的同事、友人、门生参加大型长线项目 , 十年合作 , 一无所获 , 自己也就成了坑害朋友的人 。 可以说是“两厢不情愿” 。 大型长线项目热热闹闹开题 , 悄无声息结项 , 甚至虎头蛇尾、无疾而终 , 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我们下一代规划、组织、实施国家重大项目的领军人才如何产生 , 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 高度重视学术评价中的非量化因素 , 把非量化因素用合法的科学的规则纳入学术评价体系中 , 使量化因素与非量化因素相结合 , 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 。 高度重视非量化因素 , 对我们的学术领导者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制定学术政策、人才政策 , 尤具战略意义 。
【评价|谈谈学术评价中的“非量化因素”】作者:杜泽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