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12)
故选C 。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
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 把“善人”比作“芝兰” 。
A.借代 , “桑麻”代农事;
B.比喻 , 以“明镜”喻水 , 以“彩虹”喻桥;
C.借代和夸张 , “吴丝蜀桐”吴地所产的丝和蜀地所产的桐 , 二者是制乐器的良材 , 此处代指箜篌;“空山凝云颓不流”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
D.比拟 , “秋思落”把思念具象到物 , 随着月华散落人间 。
故选B 。
21.示例:
①战争对文明的破坏作用
②也改造人自身
③关于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
22.示例:
宋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 , 科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 是战争 , 打乱了原来的趋势 , 延迟了文明的发展 。
【分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
第一空 , 这是总起句 , 需要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 句式上仿照前文“和平对文明的保障作用” 。 结合后文“是战争 , 打乱了文明发展的进程 , 在北方造成多年的文明断裂”可知 , 这里可填:战争对文明的破坏作用 。
第二空 , 根据前文的“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 重点在于: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 重点在于:既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的需要”可知 , 此处阐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 这里应是强调“调整人的生活方式”来适应“自然” , 所以可填:也调整人的生活方式或也改造人自身 。
第三空 , 依据前文“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 以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 。 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于人与人的和谐……”可知 , 这里应填:关于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 。
2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
画线句子的语病有:
①语序不当 , “中华文明史上的”表示所属 , “一座”表示数量 , 应将“一座”放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之后;
②“科技处于……国度”搭配不当 , 可将“国度”改为“地位”;
③语序不当 , 应先“打乱了原来的趋势” , 然后“延迟了文明的发展” 。
最后修改为:宋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 , 科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 是战争 , 打乱了原来的趋势 , 延迟了文明的发展 。
23.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 给出明确的作文标题“传承的意义” , 规定了文体为议论文 。
“传承的意义”要从材料中提炼归纳得来:
材料一 , 封存烈士的警号是对英雄的缅怀和尊重 , 警号代际相传是对先辈英雄意志的继承和发扬 。 英雄不朽 , 他们身上凝聚着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 。
材料二 , 我们庄严地接过每一具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 用鲜艳的国旗将之覆盖 。 这是祖国和祖国人民对英雄的致敬和礼赞 。 在志愿军烈士身上 , 体现出来的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材料三 , “群与群”相互 , “时代与时代”相续 , “有消息”即有变化 , “有原理”即有规律 , 这是梁启超的“新史学”观念和治史精神 , 里面包含的其实就有“传承”思想 。 这说明“传承”是变化中的传承 , 而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
具体写作 , 一要明确“传承”的对象 , 不是文化上的传承 , 也不是艺术上的传承 , 而是精神意志与责任使命的传承;二要明确“传承”的主体 , 既是个体 , 也是群体、社会、国家和民族 。 当然 , 作文的重心应围绕“传承的意义” , 论述传承对于我们凝聚人心、铸造国魂、强我国家的重要作用 。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 , 紧扣时代脉搏 , 表达青年人的传承决心 。
推荐阅读
- 教职工|东营区一中召开全校教职工寒假放假会议
- 重庆|重庆市仅仅3所学校荣登“中国百强中学”光荣榜,一八均无缘
- 招生|河北一中学打衡中旗号招生, 教育部门定性:无实体!野鸡学校!
- 余杭区|别人家的孩子!合肥一中侯天尧被北大“数学英才班”预录取
- 公示|全省公示!涉及北城小学、阜阳一初、十一中…
- 兖州|济宁市兖州区第一中学附属学校: 学业述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人文|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汉语桥”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启动
- 新东方|初中冠军、高中冠军,福州一中勇夺全国啦啦操队双冠,实力强大
- 香港|港媒:香港中文大学计划新学年新增国安教育必修课,修读方可毕业
- 基本法|港媒:香港中文大学计划新学年新增国安教育必修课,修读方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