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堂小结:
1、浮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四)当堂检测
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12N,将其一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2、将一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盐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的是()
A、水B、酒精C、盐水D、无法确定
板书:
10.1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
4、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教学反馈:
1、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练习不够,留待课后完成,
2、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学会了称重法测浮力,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基础 。
八年级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4)知道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 。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力未做功的实例,引起学生适当焦虑,激起其学习功的知识内容的好奇心,使之积极参与判断是否做功的讨论 。
【实践活动】
课外小实验: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时间 。
要求:
1.测出:
(1)体重G;
(2)楼层高h;
(3)上楼所用的时间,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时间t1,快速跑上去所需时间t2 。2.计算:
(1)上楼所做的功;
(2)两次登楼过程的功率 。
【板书】
第一节功
1.功的定义:
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计算:
功=力×距离
公式:W=Fs
单位:焦耳符号:J
3.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用P表示 。
公式:P=W/t
单位:W
1W=1J/s
八年级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 。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 。(板书)
提出问题:
①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
2.参照物
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 。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
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②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推荐阅读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考点大全
-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 新学期初三物理学科教学计划
-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模板 新学期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计划
- 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计划怎样写
- 职高物理教学计划范文 职高物理教学计划
- 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 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 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儿童 小孩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 历史类+物理类 2022年辽宁省艺术类本科批第一阶段投档最低分
- 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