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罪感|为什么父母的爱,总让我有负罪感?( 二 )
文章图片
“内疚式教育”可能会给一个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家长们可能觉得让孩子由内疚产生压力 , 并化成前进的动力 , 这只是一种教育的方式 。
但是 , 对于孩子来说 , 家长的“内疚式”教育只能让孩子产生恐惧 , 让其自尊心受损 , 甚至出现畸形的人格 。
很多研究都发现 , 负罪感会让一个人忽视自我需要 , 更难享受生活 。
也就是说 , 孩子以后都会带着一种负责感在生活 , 他会感觉不是为自己为活 , 而为了父母而活 , 所以他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畏首畏尾 , 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快乐 。
在一项针对普通大学生的研究中 (Y.Zemack,2007) , 研究者在屏幕上播放了一些跟内疚相关的词汇时 , “内疚式”教育中成长的孩子看到这些词汇 , 给他们的感觉是“罪恶感深重”“难辞其咎”;
而其他孩子则感觉这些词汇是一些悲伤或者中性词 。
文章图片
当研究人员询问被试者 , 打算如何花掉50元时 , “内疚”的孩子选择了学习用品 , 其他孩子则选择了看电影、娱乐 。
除了不敢享受生活之外 , 孩子还可能在内疚感的驱使下进行自我惩罚 ,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多比效应”(Dobby effect) 。
家长想用“内疚感”操控孩子 , 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
【负罪感|为什么父母的爱,总让我有负罪感?】在一项调查中 , 33%的人表示 , 他们对那些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人不满 。
负罪感会抑制真正平等的沟通 , 让孩子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 甚至让他觉得自己的一切想法都是错误的 。
他会把任何事情的失败都归咎于“这是我的错” , 哪怕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
研究中发现 , 当15-20个月大的婴儿注意到自己的妈妈突然表现出难过的表情时 , 自己也会变得难过 , 并试图靠近妈妈安慰她 。
还有1/3的婴儿看到妈妈难过时 , 会责备自己 。
当“负罪感”成为生活的底色 , 孩子就很难感受心安理得的快乐 。
文章图片
孩子没有机会选择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 , 作为家长 , 不能把对子女的付出当成一笔恩情债 。
良好的亲子教育本应该是一种正向的引导 , 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成长 。
家长给孩子的爱应该是健康的 , 而不是通过“情感绑架”的教育方式 , 而是应该懂得尊重孩子 , 允许孩子做自己 。
在这样的爱里 , 孩子才能获得信任和安全感 , 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
文章图片
最后想说 , 虽然“内疚感”是一种不太愉快的体验 , 但也包含着一些珍贵的人类特质:共情能力 。
共情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自省 , 学会换位思考 , 关心他人的痛苦 , 并愿意为之做出改变 。
但需要警惕 , 那些想利用内疚感控制你 , 让你“不敢快乐”的声音 。
希望你在保持对他人感同身受能力的同时 , 也有识别“操控”的清醒 。
希望你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地跟自己说:“这不是我的错 , 我不该为此负责 。 ”
文章图片
【美可玩故事】 , 用梦想点亮孩子的未来!
推荐阅读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距离感|声音对学习有多重要?能提升专注力和模仿准确度!
- 周晓|充满仪式感的“最后一课”
- 姐姐|大学学费至少应翻十倍,目前学费太便宜了,便宜的让学生没感觉
- 评价|完善评价机制增强高校教师职业自豪感
- 大学|带“农”字的大学录取分数低,中国农大不受青睐,为什么?
- 教师|女教师下课忘关“投影仪”,搜索内容暴露无遗,学生感到震惊!
- 传统|感受传统文化 喜迎新春佳节
- 教师|为什么!女大学生被辅导员性骚扰4年,最后还是被强奸
- 考试|为什么高考要用“2B”铅笔涂卡?当电脑里看到试卷后,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