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战|抢人大战,渐渐落幕了


人才争夺战|抢人大战,渐渐落幕了


文 / 子木
1现象
这几天 , 一年一度的“秋招” , 在各大城市抢滩登陆 , 大学里最忙碌的可能就是打印店 , 一张张简历 , 油墨未干就被送到公司的面试屋 。
但一个做HR的朋友跟我讲 , 今年很奇怪 , 投简历的大学生不如往年多 , 大部分想去体制内抱“铁饭碗” 。
的确 , 最新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近8成的大学生选择“体制内” 。
而且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高达202万 , 与去年同比增长了51.4万人 , 涨幅近34% 。 基本创造了历史新高 。
看到这些数据 , 我其实比较担心 。
因为年轻人都去了体制内 , 民营企业创造力可能减弱 , 整体经济反而是倒退的 。
毕竟民营经济 , 才是富民之源 , 每年创造60%以上的GDP , 提供社会80%以上的就业岗位 。
我记得上一次民营就业潮 , 还是以阿里、腾讯、百度、美团这批互联网企业崛起的年代 。
那时候资本活跃 , 中关村创业大街人满为患 , 3W咖啡店里 , 创业者用圆珠笔在餐纸上勾勒着宏伟蓝图 。 大学生在毕业之前 , 就在想象自己到底该去哪座大城市挥洒热血 。
而现在 , 都变了 。
前段时间爆出一则新闻 , 武汉东湖高新区 , 24个博士硕士竞聘社区干事 , 6人只为抢一一个基层席位 。 人们说这些大学生真是不争气 , 书白念了 。
要我说 , 可能是外面“天气”太冷了 。
去年疫情后 , 连最赚钱的互联网大厂 , 都在纷纷找员工谈话 。 好不容易今年上半年缓过劲 , 经济恢复 , 增长稳定 , 却又开始“双减”政策 。
新东方关店 , 甚至拍卖桌椅板凳;房企暴雷 , 中介门店关闭;互联网缩减规模 , 金融整顿 。
赚钱的行业都充斥着“内卷”的硝烟 。 刚从象牙塔出来的年轻人们怕了 , 都选择“躺”入体制内避险 。
其实不止是行业 , 甚至是城市 , 今年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
从过去的抢人大战到现在的筑高壁垒 , 从专科生上升至本科生的严格筛选 , 表面上在流动 , 暗地里被限制 。
2历史
我记得最早的“抢人大战” , 是从2018年爆发的 。
那时候武汉、深圳、杭州、西安、南京、苏州、成都……基本除了北京上海以外 , 凡是有头有脸的城市 , 都在拼命抢人 。
因为大家坚信 , 二十一世纪最稀缺的就是人才 , 他们是一座城市航行的石油 。
最夸张的是西安 , 游客直接被从火车站拉到派出所的户籍科 。
结果西安户籍新政一年落户64.5万人 , 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 , 傲居全国 , 这也为接下来几年的楼市行情埋下了伏笔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 今年基本很少听到“抢人大战”这个词眼了 , 反而很多城市开始收紧人口落户 。
比如10月9日 , 杭州出台了新落户政策 , 宣告之前大专缴纳一个月社保就可以落户、硕士研究生可以无需社保直接落户的政策成为历史 。
8月2日 , 广州市黄埔区突然发布《通知》 , 人才购房新政画上了句号 。 半个月后 , 南沙区也发布通知 , 收紧人才购房政策并提出非本地户籍需提供1年个税或社保缴纳证明 。
8月 , 西安市也收紧了人才购房通道 。 收紧了离婚家庭、新落户人群及E类人才在限购区域的购房政策 。
5月25日 , 深圳市发布 , 落户门槛从大专变成了本科 , 而且本科生必须要在35周岁之前 。
“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 , 也随之被埋进历史的尘沙 。
几年前 , 这些城市还在拼命抢人 , 而现在 , 却在纷纷筑高壁垒赶人 , 到底为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