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五项管理“一头热”现象如何破解

日前 , 从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反馈情况来看 , 绝大多数省份强力推进落实“五项管理”的规定要求 ,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 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 , 即家校协同不到位 , 各地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现象 。 家长虽然认可“五项管理”的政策初衷 , 但更担心孩子掉队、输在起跑线上 , 除学校作业之外 , 不少家长还要额外给孩子布置作业 , 结果导致“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现象 。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难理解:学校深入细化落实“五项管理”的责任不到位 , 一些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 , 家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 , 彼此之间相互协同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 。 同时 , 家长对“五项管理”的政策内涵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 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导致家长只重视眼前的分数和升学 。
从我国当下学校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 , 家长是否愿意协同学校开展“五项管理”工作 , 主动权在学校 。 换言之 , 学校只有主动作为 , 加大家校协同的力度 , 积极扭转自身和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 , 加强家校联系 , 增强家校双方协同的意愿 , 促使双方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 才能走出“老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 , 推进“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
首先 , 学校要扭转自身和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 。 第一 , 学校要学会反躬自省 , 反思自身在推进“五项管理”工作中 , 是否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 当前 , 很多中小学只知道一心抓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 而对家校协同重视程度不够 。 如果学校在设计、规划、推进“五项管理”工作中 , 不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 “五项管理”工作将难以得到全面和深入的开展 。 第二 , 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 分数、升学不是不重要 , 但是如果过于重视分数、升学 , 将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 扭转家长的不科学教育观念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 没有捷径可以走 。 学校只有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等多种渠道加强家长教育和培训 , 才能渐进地改变当下家长“唯分数”“唯升学”等功利、短视的教育观念和做法 。
其次 , 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 , 提升教师、家长推进“五项管理”的意愿和积极性 。 第一 , 要加强“五项管理”政策宣传 , 不断提升教师和家长“五项管理”的知晓率 , 让其充分认识“五项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清楚其对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 提高家长和教师的重视程度 。 第二 , 要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 教师是“五项管理”在学校的具体执行者 , 学校要促使教师成为家校合作的联络员和牵线人 , 充分激发教师联合家长协同推进“五项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 例如 , 推动教师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五项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及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 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推动教师将“五项管理”规定要求与自己班级情况、学生特点相结合 ,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管理;推动教师加强对“五项管理”的过程研究 , 及时总结“五项管理”经验 , 及时进行实践反思 , 切实提高“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 第三 , 要主动创造机会 , 邀请和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五项管理”相关活动 。 例如 , 建立交流平台 , 让家长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 可邀请家长到学校参与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 开展主题亲子活动 , 在交流互动中 , 了解彼此的需求 , 加深对教育政策和学校具体举措的理解、支持 。
最后 , 家校双方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 。 一方面 , 从目前对各地的督导情况来看 , 学校存在细化落实不到位问题 , 如学校手机管理不严密、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学校读物管理欠规范等 。 只有学校承担起责任 , 才能清楚地知道家长在“五项管理”中应该做什么 , 不该做什么 , 才有底气要求家长负责 。 学校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管理规定要求 , 做到精准施策、补齐短板 , 深入推进“五项管理”与教学管理、课堂、校园文化相结合 ,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 提升“五项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