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马上评|刷屏的论文后记留下的不该只有“感动”“看哭”

一篇篇论文后记突然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 。 表面看 , 这是因为很多论文后记确实写得情真意切 。 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 , 许多作者深情地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艰难求学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 这些故事引发了共鸣 , 也让很多人看到了人生奋进、阶层上升的希望 。
最近 , 一篇中科院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又在网络刷屏 , 文章里写道:“母亲说她不能死 , 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 ”朴实的话语再次感动了无数网友 。
这篇文章笔触很真切动人 。 小时候家里很穷 , 父母几乎是用尽全力才让他上得起学 。 同时 , 因为贫穷所受到的挫折、排斥与压抑 , 甚至亲戚在他考上北大后前倨后恭的势利 , 作者也没有回避 , 很真实地写了出来 。 当然 , 也有很多人在关键时候给了他巨大的帮助 。
论文的学术语言 , 是排斥个性化表达与个体化叙事的 , 唯独到了后记或致谢部分 , 作者可以直抒胸臆、自我重现 。 在这里 , “博士”“硕士”还原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简历上的求学经历 , 变成了生动、勤勉乃至悲壮的人生历程;学术道路上的点滴 , 变成了生动的励志故事 。
今年早些时候 , 一些论文后记里的金句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 比如“我走了很远的路 , 吃了很多的苦 , 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把书念下去 , 然后走出去 , 不枉活一世”等等 。 这些作者身处世界的不同角落 , 但在论文后记里呈现的人生故事、人生轨迹 , 又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
类似的叙事模式都是:讲述自己如何克服重重困难 , 通过学习从乡村山坳里走出来了 , 最后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绩 。 这样的故事如果是拍成一部影视剧 , 人们或许会觉得“假” 。 但用论文后记写出来 , 却自带一种真实感与说服力 , 也更加动人 。
其实 , 出现在舆论场上的论文 , 都是“成功”的——只有通过答辩的论文 , 才有可能出现在公众面前 。 这些后记其实都是在说明 , 作者笔下的坎坷经历没有被辜负 , 最后迎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 人们爱看这样的故事 , 也是因为这种故事让我们相信“读书有用”“人生有希望” 。
这样的故事 , 其实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具体展现 。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 读书确实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 原本小山村里的孩子 , 最后成了教授与科学家 。 人们读这样的故事 , 其实也是在吸取一种奋进的力量:他们犹能披荆斩棘 , 我为何不能乘风破浪?
社会也很需要这样的故事 , 某种程度上 , 它们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压舱石 。 改革开放后最大的社会共识之一 , 其实就是服膺教育的力量 。 今天社会日益多元了 , 人们自我实现的途径也多了 , 甚至不乏机会主义式的成功 。 但这种故事 , 无疑将人们心底对知识的信仰 , 对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等价值观的信念再一次唤醒 , 帮助无数人重新校准人生的方向 。
【成功|马上评|刷屏的论文后记留下的不该只有“感动”“看哭”】不过 , 那些没有能够出现在论文后记里的人生故事呢?走出寒门 , 走向成功 , 这当然是美好的人生愿望 , 但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际遇 。 有些人成功了 , 而有些人也许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 , 尽管 , 他们也和论文后记里的主人公一样努力、奋斗、拼搏 。
所以 , 光有“感动”“看哭”是不够的 。 苦难本身不值得被赞美 , 我们需要的为更多有能力、有天赋、有志向的年轻人提供向上攀登的阶梯 。 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 , “拉”他们一把 。
今年7月底 ,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 着眼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 。 推出更多类似举措 , 很有必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