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把家长身份分成11类的山西某小学,为什么会激怒很多人?( 五 )


班主任|把家长身份分成11类的山西某小学,为什么会激怒很多人?
文章图片
我愿意相信获奖者们确实做过了实验,但总归超出了常人的认知 。
2012年,就有专家诚恳地说: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能获得一等奖的项目,90%以上都是由于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科研院所的介入和指导 。”
“介入”这个词,颇值得玩味 。
班主任|把家长身份分成11类的山西某小学,为什么会激怒很多人?
文章图片
现实很直白 。
学校要求调查家长的身份,精准识别各类家长;
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减少竞争,拿出自己的资源拔苗助长 。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 。
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一个现象,资源向一些大牛集聚,机会向一些家庭集聚 。
这种情况不断发生,难免不令人担忧 。
大家介意一些教师对于富人家的孩子谆谆教诲,对于穷人家的孩子爱答不理 。
这让原本有天赋的普通学生失去了发展的大好机会 。
大家还介意一些竞赛得主手握多个奖项,保送名校后跳到社会科学专业,不再做那些复杂的实验 。
与之对比,
很多学者还本着“笨拙的纯真”在做研究:“硕士生在实验室过柱子熬到凌晨三点攒数据;博士生肝论文通宵第二天组会被老板骂哭”……
看着无不令人动容 。
然而摆在面前的诡异现象实在太多了,以致于经常有人发问,努力、奋斗的意义是什么?
班主任|把家长身份分成11类的山西某小学,为什么会激怒很多人?
文章图片
我不知道答案为何,还是拿黄国平博士论文里的“感谢”来宽慰一下自己吧 。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苦,才将这份博士论文送到你面前 。”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再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
班主任|把家长身份分成11类的山西某小学,为什么会激怒很多人?
文章图片
起码要相信“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这句话能在自己身上实现,才对得起不断激情后退的发际线 。
其实,也只好如此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投票
本文作者雷斯林,欢迎关注他的新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