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分享( 二 )


①比较:A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必须细心发现与感悟某些基础知识的同中之异 。平时,有的同学只注意了借代与借喻;象征与借喻、双关;移用、移觉与移情;连动句与兼语句等修辞语法方面的比较,其实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善于发现在标点、词语(包括成语)章法诸方面的相异处 。如省略号与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中断,但究竟有什么细微差别,表注释说明的破折号、冒号、括号有什么不同的适用范围,清早、清晨、黎明、拂晓(军事用语)有什么不同,密密匝匝与密密麻麻有什么差别,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与每行事辄先人后己中的先后是使动还是意动(似乎都可译为把什么放在,但前一句是给门客作思想工作时说明自己主观认识的,在语境中宜为意动;后者使动) 。又如,一段文章首有概括,尾有总结,应该以哪句为中心句?这就需要比较其明晰度和全面性 。
B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必须善于发现和感悟异中之同 。这是同学们较少涉及的一种比较 。事实上,很多知识都有交叉重合之处,如果没有求同的习惯,势必造成认识的混乱和做题的犹豫 。学习好的学生,总是带着旧知去感悟新知,既能区分某些知识的相异点,又能抓出相同点 。如比喻与此比拟常常兼格,泰山岩石有的像莲花瓣(形似;以拟物),有的像大象(同上),有的像老人(只是形似,而人格化不足,此语不能说比喻比拟人兼格),有的像卧虎(同前),有的错落成桥(同前),有的兀立如柱(同前),有的侧身探海(拟人为好),有的怒目相向(拟猛虎) 。经一一比较,总的说来运用了比喻和比似是不错的 。又如阿与陟中有相同的左耳(左耳为阜,土山),因此阿有山陵义,陟为登高 。其他如徘徊、踯躅、踟躇(蹰)、彷徨、徜徉、逡巡,有共同的意素;连动句、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谓语,都可用存现动词(有、没有)带出;说明顺序的由主到次、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都体现了逻辑关系经常异中求同,则可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
②总结:暗中摸索总非真,眼触心生法自神 。光靠平时听课,从老师那里学一些答题的方法(如下定义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应当眼触心生各种方法,把自己学习和运用的一些粗浅的或精要的体会,总结出几条,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遵循 。如概括段意有三法:或牵头羊(取中心句);或摘熟瓜(联缀关键的并列词语);或自炼金钟(自出文句,超级概括) 。又如,在分析复句或分层时,必须把长句缩短、内容化简,才便于把握上下文章及其关系 。而长句缩短有老师讲的紧缩法(找主干),可有时用紧缩法不但没用,而且有害,因为紧缩后只剩皮骨而没有血肉 。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化简: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传统独具,贡献卓越 。这样一来就把中华民族历史的`基本特征涵盖了 。这种方法是把宾语转为主语,把定语转成谓语,可以叫做转换法 。又如很多同字写议论文的结尾非常简陋,不是机械重复论点,就是口号化、公式化,那么,通过学习课内外文章也要自评总结一下 。如归纳升华法(〈拿来主义〉);优胜条件激励法(〈崇高的理想〉);目的意旨伸说法(〈当说必说〉)等等 。
③练习: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除重视老师布置的练习之外,要有自己独到的练习 。首先,要注意选择综合性强、又紧扣考点考题的练习 。当前有些同学多侧重有关构字法、词语合成方式、句子语法图解、修辞格辩识的练习 。这类练习拘泥于单项知识的初步运用,又有违离考试说明的原则之嫌,没有什么价值 。应着重综合性强、内容看似平易却奇崛的练习 。如高考题中考查的字词,很多是常见字词(迫不即[及]待、仗义直[执]言、酗[xiōng?x]、觥[guāng?gōng]),所谓奇形崛,应是一指常字见险,二指文字意味浓(如考题有繁翳、羞赧、绮丽),三指维护语言的纯洁的必要工程,如覆、像、叠几字曾一度合法简化为复、象、迭,而后来又纠正了,比如1997年二简字在1986年废止了 。而其中有的影响深广或不被重视,高考对此也有涉及(迭与叠) 。又如,近义词和近义成语的运用,综合性很强,这些更应多作练习 。当然,也要注意关于标点符号等灵活性强、难度大的单项练习 。如1993年有这样的题:下列各句加点的部分与学校对我们的意见很重视中加点的部分结构相同的一句是:A老师对学生的表扬非常及时 。B大家对他的关心使他很受感动 。他对我的意见很不少 。我对你的长处了解得很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