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这条热搜,应该上第一( 三 )



大众喜欢看寒门贵子的故事 , 喜欢把“莫欺少年穷”记在格言本上 , 但这种围观常常还需要一个大团圆的“逆袭”结局——莫欺少年穷的潜台词 , 不就是少年终有功成名就的一天吗?


广西贫困生考上清华 ,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下田做农活 。 /视觉中国
上世纪七十年代 , 作家刘震云还在戈壁滩上当兵 , 因为天气干燥 , 嘴唇总是开裂 , 鼻子也经常流血 , 但“那里总是比在河南的农村好一些 , 因为起码能够吃上白馍 , 有时间可以学习” 。

九十年代 , 前国脚肇俊哲还在沈阳学习足球 , 母亲听说牛肉补身体 , 就买来一小块酱牛肉 , 切成薄片 , 丈夫和女儿各两片 , 自己不吃 , 剩下的全给踢球的儿子 。

哪怕是最近因为“阿瑟文学”而被网友批评太过精英化的陈凯歌 , 在年轻时也有在西南大山砍树劳动的经历 , “坐在原始森林的大树下边看天看地看树看云 , 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 。


陈凯歌一家共进晚餐 , 出现了过于抓马的阿瑟文学 。

类似的故事很多 , 甚至在每个中国人的家族记忆中都比比皆是 。 从困苦到成功 , 真正感染人的是日后的成功而非年少时的困苦 。 困苦就是困苦 , 只有配合世俗意义的成功 , 才有被大众凝视的价值 。

或许是移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渗透 , 让当代人被一种精美的景观包围起来 , 就像生活在布景之中的楚门 , 忘记了布景板背后 , 就是真实的世界——甚至在很多时候 , 这种忘记也并不是无意识的 。

国产影视剧失去穷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 今年播出的电视剧《北辙南辕》 , 被网友认定为导演冯小刚不接地气的铁证 , 更多的玛丽苏剧、仙侠剧、职场剧也招致了“双脚离地”的批评 。


如今不少电视剧中的剧情桥段 , 都充斥着一股“悬浮感” 。 /《北辙南辕》

但另一方面 , 远离极度写实可能也是相当一部分观众的选择 。 困苦的生活触手可及 , 但不少人宁可假装离它很远 。 去年由张嘉译、闫妮主演的电视剧《装台》 , 是实打实的底层剧 , 收获了好口碑 , 却没有同时赢得高收视 。 在相关评论页面 , 有观众直言:

“剧是好剧 , 但是太真实了 , 一想到这是我们家曾经经历过的生活 , 就看不下去 。 ”


苦难叙事的意义 , 在苦难之外

半年前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博士黄国平因为博士论文致谢走红网络 , 而就在清华树洞上热搜的数天前 , 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董海军在论文中以自我民族志的方式讲述自己从放牛娃到教授的故事 , 也引发了关注 。

人们热衷于这种故事 , 当然是因为它总能给人感动和正向的激励 , 然而大家应该也都心知肚明 , 感动的消失就和它出现时一样突然 。 感动之后 , 对于苦难叙事的推崇 , 或许没有我们自己想象得那么纯粹 。

学者李艳红、范英杰曾对农民工写作者范雨素走红后的媒体报道进行分析 , 发现原本充满苦难的底层文本在传播过程中被消解了 , 突出的是范雨素身上突破阶层的轻盈和诗意气质 , 因为这更符合读者的阅读审美 。


没有卖惨 , 没有诉苦 , 琐碎而朴实的直白依旧直抵人心 。 /Unsplash

换言之 , 围观者对于苦难的凝视 , 以及由此生出的同情和感动 , 更像是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 。 正因为我们与苦难之间保持距离 , 才可以一定程度上忽视痛苦 , 提炼出自我激励的结论 。

除此之外 , 在不断被信息洪流夺取注意力、被世界上正在不断发生的苦难消耗同情心的今天 , 绝大多数得以被看见的苦难并不只是幸运 。

推荐阅读